(佛名)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p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为生自毗卢遮那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p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 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为跋折啰陀罗Vajradhara(金刚持),与跋折啰萨埵Vajrasattva(金刚有情),一体不二之身。跋折啰陀罗者,亦名最胜佛,最上胜者,一切秘密主,诸如来都统,无始无终者等。跋折啰萨埵者,亦有最上智,上首,五禅那佛统领等异名。虽有时说此两金刚如别佛,然其一体不二,称为阿提佛陀,是具足三德之大觉者,无上者,大自在者,无始无终,无限无际,能遍满于十方,离因缘而为因缘之本源,即无相而作无相之大因,一切万物皆出于其所造,依其力而显现,又具有五体五智五见,为一切佛之能造者。五禅那佛之统领,其净土为Og-min(色究竟天之义)最上根本大乐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所谓“即金刚萨埵,秘密大主宰。所言五秘密,谓毗卢遮那,及不动如来,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是名五秘密。所言诸部者。谓一切如来,真实之妙理,成金刚萨埵。毗卢遮那佛,不动如来部,宝生无量佛,不空成就等,真理亦如是”者,说金刚萨埵即阿提佛陀入于路迦三惹那Lokasañjñana之甚深三昧,开发本具五智时,现成此等五秘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十卷。现存七卷,缺七、九、十等三卷。又称大唐韶州双峰山曹溪宝林传、曹溪宝林传、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唐代朱陵...【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p0291 瑜伽四十六卷七页云: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何等为...指将布施之物供于佛前。下,意为安下、安奉;[贝*亲],为梵语 daksīnā(达[贝*亲])之略称。所施为财宝类时作“[...【苦与我合五喩】 p0847 显扬十四卷九页云:云何与苦合故?谓引五喩、皆不顺理。何以故?若言苦与我合者;不应...(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佛者对于外道立我为有既于其宗法相违自己之圣教,故谓之为自教相违。...(431~494)南齐僧。丹阳(安徽当涂)人,俗姓陶。少孤家贫,九岁入道。师事弘称法师,修禅习戒,深究大小乘诸经典...(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智之一。观中道实相理之智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经名)三卷,唐不空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亦名:四众羯磨 子题:拜人 资持记释云:“四人者,疏云,僧虽有四,体相分二。初一为体,非四不名为僧。后随事分,...(术语)台家之教判,以华严等五时,配于乳等五味。第二时鹿园时之诸经,称为酪经。即一切之小乘经也。法华玄义二曰...(人名)Maudgalyāyanaputra,又作没刀伽罗子。没特伽罗者,译言取绿豆,取胡豆,采菽等姓也。上古有仙,取绿豆而...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慢慢就会付诸于行动,行为做多了...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发展,迎来了兴旺发达的新时期。中国佛教界遵从佛陀的教育,积...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乐来自工作。如果能环游四海就好了!我愿容忍今日之辛苦以换取...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剥落殆尽,那么,其结果,必昭然显露出佛法...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后,你精力分散了,实际收效并不大,还是专门一个好。我们...
阿提佛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提阿耨波奈 | 下篇:阿岚婆也那 |
(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经三曰:降干沓和勤行善行,所谓毗卢遮比丘是。梵Viruca。...
宝林传
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下嚫
苦与我合五喩
自教相违
僧柔
广大智慧观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四人僧
酪经
没特伽罗子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推荐】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略论观心工夫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杨绛的百岁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