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将布施之物供于佛前。下,意为安下、安奉;[贝*亲],为梵语 daksīnā(达[贝*亲])之略称。所施为财宝类时作“[贝*亲]”,以手受施时作“[扌*亲]”,口发施事则作“嚫”。另据禅林象器笺钱财门载,献上[贝*亲]财,称为上[贝*亲];安下[贝*亲]财,称为下[贝*亲]。(参阅“达嚫”5677) p7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利沙钵拏】 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迦利沙钵拏。...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意罚为大罪】 p1209 唯识二十论十页云:论曰:若不许由他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云何世尊为成意罚是大罪故;...(名数)两眼两耳两鼻及口大小便处之九穴也,此九穴常漏泄身内之不净,故云九漏。行事钞中之一曰:九疮九孔九入九漏...【室罗伐悉底国】 p0890 西域记六卷一页云: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都城荒顿,疆场无纪。宫城故基,周二十...梵名 Vaksu 或 Vavksu。又作博叉河、婆叉河、婆槎河、婆输河。乃阎浮提四大河之一。我国旧称妫水、乌浒河,发源于兴...(822~908)唐代僧。泉州(福建)南安人,俗姓曾。号雪峰。九岁请出家未准,十二岁从父游蒲田玉润寺,拜庆玄律师为...【内证】 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的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于外的活动,...何等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术语)同时有依之义。又曰俱有根。成唯识论四曰: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据庄严经论举出之菩萨五种相,即,(一)怜愍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二)爱语相...(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别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读书的年龄,...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传人印顺大和尚暂时放下繁重的治丧任务,抽空一小时,接受媒体...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 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
下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下腊 | 下篇:丈六像 |
亦名:亡人物轻重广分七种、亡僧物轻重广分七种、亡五众物轻重广分七种 子题:氍氀、氍毹、皮物、养生之具 行事钞·...
迦利沙钵拏
地前
意罚为大罪
九漏
室罗伐悉底国
缚刍河
义存
内证
自性善
俱有依
菩萨五种相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句话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