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Ālambāyana,仙人名。修蛇行者。见饰宗记四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于禅林之佛殿、法堂举行佛事时,僧众分右(东)侧、左(西)侧,两班序列;西序指序列于西班之僧。东序选精通世事者...(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证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寺名)在支那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创立年时未详。由来学匠之住此寺者颇多。至三论宗之祖吉藏于玆张讲席,其名遂为天...(术语)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梵语 pundarīka,巴利语同。又作奔荼利迦化、分荼利花、分陀利花。意译白莲华。属白色睡莲之一,又为五种莲华之一...文殊菩萨的别名,因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的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名。...禅林用语。意即自己本来面目原本具足,何必向外四处寻问师家。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二中):“江北江南问...所谓法器,乃佛教中修道或法会时之资具,包括供具与用具。西藏密乘特色之一,即为其特重繁复之仪轨与特定之法器。其...【增上慧学】 p1315 如三胜学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一卷六页云:三、增上慧学。谓依止慧,正勤修学;此性卽是无分别智...梵语 sarva,巴利语 sabba。乃总赅众物之词。音译作萨婆。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萨婆,秦言一切...(613-681)唐代高僧,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修持净土甚力,疏净土三经,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每念一声佛,即有一光...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地藏十轮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 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田,每次我都会很感动。因为,种福田对我们每个学佛人来说都很...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永远离不开苦难。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一点恐惧都没有。火已...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有资格来谈清净心的问题了。当以众生心...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们每时每刻要观察自心,要护持自...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
阿岚婆也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提佛陀 | 下篇:阿岚婆苏都 |
亦名:揲叶法 子题:钩栏、明孔、明相、漏尘、三衣不开叶相即同下众服缦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若粪扫衣比...
西序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嘉祥寺
大觉
芬陀利华
三世觉母
问王老师作什么
密教法器
增上慧学
一切
善导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途中珍重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