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六卷七页云: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何等为五?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即为自己乐;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萨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又诸菩萨、虽善了知生死过失,涅槃功德;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萨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又诸菩萨、虽善了知默然乐味;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为说正法。是名菩萨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又诸菩萨、虽积集六波罗蜜多所有善根;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以净意乐,施诸有情。然不希求施果异熟。是名菩萨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又诸菩萨、以利他事,为自利事,是故菩萨、恒现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菩萨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讥诃教尼人戒犯缘、讥教尼人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僧差,二、情存为法,三、内生嫉...华严经云十种三昧: 一、普光明三昧 谓身土重重相入,周遍广大,无尽限故。 二、妙光明三昧 谓以如幻智,...【十宝】 光明经云:我当安止住于十地,十种珍宝以为脚足。天台释云:珍宝者,十地因可贵,诸地即是珍宝也。脚...指庄严净土之七宝,此七宝柔软如草,触者能生胜乐,故称宝性功德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谓(大二六·二三○下)...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相分(所缘之影像)、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之二种差别。另有...【王肯堂】 明代金坛(江苏丹阳)人。字宇泰。官至福建参政。好读书,精于医道,为时人所钦崇。并博通教乘,尤善唯...(地名)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城名。译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灭之...梵名 Buddhapālita,西藏名 Savs-rgyas bskyavs。印度中观佛教之论师,为中观具缘派(梵 Mādhyamika-Prāsavgika...亦名:睹货罗国安居日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世云,若五月十五日,月正圆满时,西国始结夏坐;汉地安居已满一月。...(杂语)就寝也。日用轨范曰:候首座开枕后,困重者就寝。...(名数)第七识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之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就是说,菩萨遇到了怨家,彼此间有怨恨的这个有情众生,菩...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俸银请人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极乐世界图、西...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前三句话...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圆通?圆通它是一种解脱境界,圆就是圆融,通就是通达。为什么...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自己却朴素节俭,将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亲族,对百姓体恤...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
【原文】 有自称西域沙门,作焰口①施食法师者,其洒净②也不用水,燃沸汤于瓶,以手擎而洒之,着人面不热。人异之...
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法相辞典】
【五种不希奇法而名甚希奇法】 p0291
上篇: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 下篇: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
指人死后最初七日,其亲属为之行追善供养之忌福。又作初(所)愿忌、哭添忌。据优婆塞戒经卷五、盂兰盆经疏卷上等载...
讥诃教授者戒犯缘
十种三昧
十宝
宝性功德草
二分家
王肯堂
拘尸那
佛护
安居日诸国不同
开枕
七识十名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白居易《念佛偈》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圆通」的解脱境界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