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经中说三种之三昧耶,自三部三身之三昧耶也,莲华即莲华部口业之应身三昧耶,宝塔为佛部身业之法身三昧耶,宝珠为金刚部意业之报身三昧耶。案宝塔为佛部,一地为金刚部,宝珠为宝部,莲华为莲华部,长者为羯磨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处。如实知见。是处善巧。谓如实知见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术语)常住不变之相也。一切世间之法无有定相者。唯是涅槃之相也。【又】(术语)入定之相也。...随顺他人的欢喜,成为自己的欢喜,或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心生欢喜,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尽力去助他成功,都...(书名)一卷,无著菩萨造,世亲菩萨释,唐义净译。明以六门习修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六门者:一求脱之愿心,二积...(图像)具名一字金轮佛顶曼荼罗。以一字金轮佛顶尊为本尊,其周围安置轮王七宝及佛眼尊之曼荼罗也。详见金刚顶经一...(公案)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如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见碧岩四十一则,从容录六十三则。...(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理也。...(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谓有一类。不能堪忍寒热饑渴风雨蚊虻蛇蝎恶触。及余苦事。复有一类。于他暴恶。能发自身猛利刚犷切心夺命辛楚苦受兇...夹侍,又作挟侍、胁士,指侍立于中尊两侧之侍圣。大乘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释迦佛之夹侍,由胜劣之次第,文殊在左(...【大烦恼地法】 p0242 俱舍论四卷五页云:大烦恼法地,名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谓法、...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
一日,佛与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这五百位比丘僧中除了阿难尊者外,皆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时舍利弗...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云岩答:「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何不道非不...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 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一个小村子里,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是非常注重信...
法华经说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华玄义释签 | 下篇: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
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智者于处善巧
定相
随喜功德
六门教授习定论
金轮曼荼罗
赵州问死
观察义禅
本致
不忍
释迦夹侍
大烦恼地法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说六年苦行的宿缘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念佛如同醒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