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涉于十方三世,而住持佛法,故有此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Sādhana-mālā。又作成就法集(梵 Sādhana-samuccaya)。编者、编纂年代均不详。系收集有关印度后期密教金...梵名 Dharmatara dhyāna-sūtra。凡二卷。东晋佛陀(驮)跋陀罗(梵 Buddhabhadra,意译觉贤)译。又作达磨多罗禅...Fuotudeng 西晋、后赵时僧人。本姓帛,西域龟兹人。9岁出家于乌苌国,两度到罽宾学法。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修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凡六卷。记载日本佛教僧纲补任次第之书。载自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至永治二年(1142),凡五一九年间之僧纲补任...【非心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非心为因法云何?谓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心,及诸余异生定当...济宗八棒之一。临济禅以棒喝为接化学人之要法,其中,师家为打破修行僧之愚痴迷妄,乃痛下其棒,称为苦责愚痴棒。 ...亦名: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 子题:若有他问者、如二比丘相问答 含注戒本·戒经序:“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佛言如...指欲界之烦恼。即对五欲之妄执。菩萨喜乐正法,称为法爱;对之,凡夫贪爱五欲,称为欲爱。[长阿含经卷十、楞严经卷...梵名 Sijha-nādika-sūtra。全一卷。佛陀扇多(梵 Buddha?ānta)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术语)对于体灭而言。诸法之灭,其体非灭。体为常住恒有。其作用灭也。是为诸法灭之主张。...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告诉大家,没有一件事情会莫名其妙在我们生...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了搞旅游,建的又大,装饰很美观庄严。但是还没建成就打水陆,...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变。心不能转变业,就被业缚住;业不随心转变,就能缚住心。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车。为领导开车,情况其实都是差不多,不免早出晚归,有时候节...问: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答: 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
住持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住持三宝 | 下篇:住持成就门 |
(774~835)日本真言宗开祖。赞岐(香川县)人,俗姓佐伯直。十五岁至京都研习儒学,后入大学明经科,逐渐接触佛教...
成就法鬘
达摩多罗禅经
佛图澄(232~348)
无量寿佛真身
僧纲补任
非心为因法
苦责愚痴棒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欲爱
如来师子吼经
用灭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