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宗八棒之一。临济禅以棒喝为接化学人之要法,其中,师家为打破修行僧之愚痴迷妄,乃痛下其棒,称为苦责愚痴棒。 p39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Bimbisāra,又作萍沙、洴沙、瓶沙。...(名数)又云四宗。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毗昙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禅宗公案名。出自唐代曹山本寂禅师四禁颂之公案,系显示学人修道之理想方法。四禁即:莫行、不挂、何须、切忌四个否...(杂语)Loka,又作嚧迦,译曰世间。大日经疏十曰:嚧迦,世间也。梵语杂名曰:世,路伽。...亦名:桑门、沙门那、乏道、贫道、息恶 子题:入非家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沙门者,旧翻为桑门,音之互也。涅槃云...犹言情天欲海。爱欲溺人,故以河喻之。此外,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亦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经...【五阴炽盛苦】 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天台宗五时判教中,前四时之名目。第一华严时,圆教兼别教而说,故谓“兼”。第二阿含时,但说藏教,故谓“但”。第...(术语)真实之信心,无疑心间杂之意。疑为五盖之一。障无漏之五蕴,故曰疑盖。教行信证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睹货逻国】 p1389 西域记三卷十七页云:睹货逻国呬摩呾罗王(唐言雪山下)其先释种也。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六百年,...(地名)五祖弘忍禅师住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境,因而谓为东山,称五祖之法门为东山之法门。六祖坛经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境智甚深】,第二个【法性甚深】。一个是能缘的智慧甚深,一...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欲知足;这里的经文是讲痛苦的果报,如果有恶因缘的果报出现,...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求子求婚姻,就问那里菩萨最灵。请问,哪里的菩萨不灵?又问:...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 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
我们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你不断地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么这个时候...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秀的局面。中有一宗,以奉阐《四分律》为本,并在终南山创立戒...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业也。 (...
苦责愚痴棒
【佛光大辞典】
上篇:苦瓠连根苦 | 下篇:苦阴 |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
屏莎
内外道四执
曹山四禁
路迦
沙门
爱河
五阴炽盛苦
兼但对带
疑盖无杂
睹货逻国
东山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把负面力量转成正面的能量

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