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种三宝之一,久住于世保持佛法之三宝也。木佛画像,住持之佛宝也;住持三藏经典之法宝也;剃发染衣之比丘僧,住持之僧宝也。见义林章六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三十三身之一。乾闼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众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植物)树名。其子似没石子,生必三颗同蒂,以喻惑业苦三者同时具足。见翻译名义集。楞严经曰:佛告阿难:一切众生...又作斋会。指设斋食供养佛法僧三宝之法会。“斋”之原意,即指清净身心;在此类供养法会中,不论施者、受者,均应慎...【等分行补特伽罗相】 p1122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页云:问:前已广说有贪等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其等分行、及薄尘行补...(术语)五种不还之一。有一种之不还果,生于色界,不加功力,经久自然断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全一卷。明代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僧名道衍独庵,精研内外典籍,自我国古典文学,乃至佛教之禅、华严、...【舍滥留纯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舍滥留纯识为第二种观法。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一)一类之机缘。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碧岩录第四十六则评唱(大四八·一八二中):“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心趣出离】 p0351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云何心趣出离?谓于聚落而游行者。又依出生死,说趣出离。...天台宗以镜像为譬喻,显示空、假、中等三谛圆融无碍之义。摩诃止观卷一下(大四六·九上):“譬如明镜,明喻‘即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哪三坛?恐怕还有许多人不清楚。说沙弥戒,还不知道是怎...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与平等,想达到慈悲、平等的心,...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有的智慧? 老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人间生老病死苦, 叭 能消除畜生役使苦, 咪 能消除饿鬼饥渴苦...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所谓一就是无心,这时便无心可乱了。...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东西。我们想闻佛法,《文昌帝君》不就是老子、庄...
住持三宝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住持 | 下篇:住持佛 |
指逼于剧苦,而使身心焦热苦恼。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大一○·四三二上):“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
乾闼婆身
恶叉
斋筵
等分行补特伽罗相
无行般
道余录
舍滥留纯识
一机
玄秘塔
心趣出离
镜像圆融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