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饮食粗重】 p1250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饮食粗重者:谓极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亦名:媒嫁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罗阅祇,迦罗比丘,本是大臣,善知俗法,城中嫁娶,尽往咨问。时婚...【诸行如幻】 p1346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四页云:又此诸行,以于诸理出种种自体,生起差别不成实故;说如幻事。...谓见取与戒取。亦即五见中之见取见、戒禁取见。(一)于非胜法中生定胜想,或于非事实中生决定心,以唯此为事实,余皆...【水尘】 p0382 积七金尘,为水尘量。如踚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色之分齐中说。...为日本京都佛教名胜之一。山号龙宝山。乃日本临济宗大德寺派之大本山。正中元年(1324),宗峰妙超(大灯国师)所创...(行事)又云灌佛会,亦云降诞会。以佛生日即四月八日,行灌佛之式也。...【有瞋心与离瞋心】 p055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四页云:有瞋心者:谓瞋相应。离瞋心者:谓瞋对治。...(一)梵语 caturtha-āvarana。又作四惑障、四人有障。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之梵文,四种障碍之梵语为 dharma-pratigh...(术语)迷无自性,无自性故为空,既无迷,何有悟,迷空也?悟亦空也,空体一,谓之一如,是为空宗之义。又迷如冰,...六业之一。为十恶业中之下品。十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可分上、中、...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生,他比较有一些智慧,所以对顺逆的境...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也没有儿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事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阎...天人有五衰相现,这五衰相现是什么呢? (一)花冠萎谢。 天人戴的帽子是花做成的;等到五衰相现的时候,这花冠帽子...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肉食巨大的危害,决心素食。但家人、孩子爱吃肉。请问,怎样才...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 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呐。 今天,我问了一个人:你在这里打了两...
舍滥留纯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舍滥留纯识】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舍滥留纯识为第二种观法。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此四分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识。而所缘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为心境相对的观法。参阅‘五重唯识’条。
上篇:舍念清净地 | 下篇:贪心所 |
(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
饮食粗重
媒人戒缘起
诸行如幻
二取
水尘
大德寺
佛诞生会
有瞋心与离瞋心
四障
迷悟一如
饿鬼业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天人的五衰相现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