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灭尽定】 p1212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页云:若诸圣者、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亦名:众行两法用摄诸依 子题:行法依、众法依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约众行两法,用摄诸依者。如来说法,大分为二...亦名:劝增衣价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先受自恣请而往,求索知足,于求中减少作;从亲里求;从出...(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教面善悦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故事)阿难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三藏时使阿难升师子座复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梵语 vitasti。又作磔手。乃古代印度之尺数名。搩,张开之意。搩手,即张开拇指与中指之距离,故一搩手,相当于今之...(术语)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断烦恼者。二、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机根锐利,非由佛之声教,...(神名)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注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维只难】 此云障碍。印度人。学通三藏,妙善四含,游化为业,武昌译经。...(职位)掌住持之钱帛者。象器笺六曰:住持资具,钱帛之有处,谓之衣钵阁。盖蓄资财,非僧人本志。讳露言之,称衣钵...(术语)谓之结跏趺坐。以是为修禅人之坐法也。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告诉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钱财就会如热火般滚滚而...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周缉之与印光大师素有交往,寄来讣文。 大师得知后,回信特别...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觉醒法师答: 虚云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写道,始终如一念...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 信者,疑断解成,志专心决之谓。约有:信自心、...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二十多年出来后还要自己找工作,找不到还没有,...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即外面一派绅士,而肚子里面一点的墨水和智识都没有。有人道德...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作是一个道场。但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在厨房的道场里,成就自己...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佛说无量...
贪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贪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贪是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著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贪者贪婪,《成唯识论》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有即三有或三界,有具是生起三有之因,也就是惑与业。贪以染著为性,著即执著,执著于我及我所,对于财色权位固持不释,障蔽无贪之心,起惑造业,堕于三有,承受苦报。简单的说,贪即是对世间五欲六尘的追求与执著。小随烦恼中有一个悭心所,悭是吝啬,即该舍而不舍;贪是贪婪,即不该取而取。
上篇:舍滥留纯识 | 下篇:贪欲 |
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用语。意谓由永劫之修行而圆具诸善万行,由兆载之思性而融摄一切功德,具备无上至极之福德。...
灭尽定
四依法为行法依
劝居士增衣价戒开缘
灭十方冥经
阿难放光
搩手
声缘二乘
祅
维只难
衣钵侍者
禅坐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商人砍柴能得福?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绸包破毡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