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龙树之菩提心论分别菩提心之相为行愿,胜义,三摩地三种。第一起利益一切众生而使成佛之愿谓之行愿菩提心。论曰:“行愿者,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余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又作宝相花、宝相华纹。为一种雕刻绘画之装饰花样,佛教亦用之。元史卷八十舆服志仪卫殿下黄麾仗条载:“服绯絁生色...【等起】 p1118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等起者:谓由三种若事、若时、若补特伽罗依处故;随应当说。谓如是补特伽罗...(堂塔)又曰延寿堂,省行堂,无常院。送病僧使入灭之处也。佛祖通载三十曰:他日涅槃堂孤光独照时,自验看。...【屈露多国】 p0832 西域记四卷六页云:屈露多国,周三千余里。山周四境。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土地沃壤,谷...【五系几是奢摩他等障】 p0287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一)指外、内、法乐等三乐,乃依往生论注卷下所立。即:(一)外乐,为五识(眼、耳、鼻、舌、身)缘五境(色、声、香...(杂语)Gaṇa,译曰密合。大日经疏七曰:梵云伽那是密合义,如众微相合成一细尘,诸蕴相合成一身等。【又】译曰厚...(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宜于布教者。玄义六上曰: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我爱执藏现行位】 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而起我爱。于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此第八识又...北平名刹。与拈花寺相近。乃北平东南城诸寺中之最整洁者。殿壁上之松画,系出自名家陈寿山之手笔。寺后旧有南台寺,...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会受到好的业报,即便得到国王援助之力,仍不如业力所获得的善...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出家人给人类的贡献是什么呢?福德、安全、幸福。这...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请您开示,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 宏海法师答: 我们不管...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生大烦恼。我们修福之人必须救济贫苦,用恭敬诚恳之心施舍饮食...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显现告诉他:我决定应许你三个愿望,但是就此结束,以后不要再...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路途识得了,生死一起休。所以我们想学佛...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 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相(...
行愿胜义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行愿 | 下篇:行愿品 |
(杂语)浇者薄,季者末,谓末世之行德浮薄也。...
跋南国
宝相华
等起
涅槃堂
屈露多国
五系几是奢摩他等障
三乐
伽那
机宜
我爱执藏现行位
夕照寺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救济贫困能得到五种福报
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