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菩萨戒,即菩萨僧所受持的戒,如梵网经中所说的十重禁四十八轻戒,及善戒经中所说的三聚净戒是,天台宗谓之圆顿戒,真言宗谓之三昧耶戒,禅宗谓之无相心地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转读大藏经。转,谓转读,即略读数行之义。(参阅“转经”6623) (二)回转轮藏之意。将大藏经楼中纳置一切经之...子题:真实净、展转净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净施有二:若物寄他边,令彼掌录,名 真实净 ;若物在己边,但作他...(名数)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三...为“无记法”之对称。指善、恶二法。善、恶二法,其相显明,可记别当来之果相,故称有记法。亦即指具有可引异熟果的...(杂语)禅林之语。参学请益也。...愿有总愿和别愿之分,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胜利】 p1101 此释住学胜利之胜利。瑜伽八十二卷十页云:此中胜利者:是功德增进、圆满、名之差别。如说当观十种...(术语)智慧之用。观理而达其源底也。大乘义章十二曰: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天台戒疏上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俱行相】 p0926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喜足天】 p1164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名喜足。...(术语)真实宗分教相事相之二部,二教十住心之教理谓之教相部,三密之行法谓之事相部。教相部一般开放之,事相部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但不管是哪一本书,都是对生命的塑造,所...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
问: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时候,重点都扣在这一句话。这一句话,会让我们...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这样一个地方,当然不能浪费资源呀...
大乘戒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大乘心 | 下篇:大乘宗 |
【四种非圣妄语】 p0451 瑜伽十四卷十三页云:又略有四种非圣妄语。谓于见不见,颠倒而说。于闻不闻,于觉不觉,于...
转藏
净施有二
文殊五使者
有记法
参请
总愿
胜利
观达
俱行相
喜足天
事相部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