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德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凡食限三匙为一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普共成佛(準论。须口口作念。若省繁。但初口三匙。总念亦得)。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为般若经所说空义之旨趣。般若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余一法,悉皆是空,故称为尽净。尽,悉皆之义;净,真空之义...(饮食)见半者蒲膳尼项。...亦名:可得行淫处、行淫处、淫处、作淫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可得行淫处者是也。有三种行淫:人、非人...(术语)译曰等引,心引起平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呬,虚利切,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也。或引...(术语)满果极成之法身也。对于应化法身而言。与法性身同义。璎珞经卷下因果品所谓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心狂乱】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八页云:云何心狂乱?答:谓由四缘,势力所逼,令心狂乱。一、由非人现恶色像,...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禅林用语。形容物之圆形。略称圆陀陀。禅家以此形容心体之圆满无际。碧岩录第四十三则颂语(大四八·一八○中):“...二戒之一。乃针对性罪而立之禁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旧戒。与“遮戒”相对。此类戒律从犯罪之果报而言,属...【处识】 p1019 世亲释四卷二页云:处识者:谓器世间。无性释四卷二页云:处识者:谓似聚落园等影现。又云:于所受...(杂语)Vidhu,月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波奴,隋言光者。...僧伽吒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有及时问到,我代表几位学佛人士问的。就是说如果本人吃素,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能自控,或许因此而耽搁一生。今总结著邪之因如下: 一、克期...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们的重要课题长幼有序。 佛陀在世时,常在恒河的两岸...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就是罪,你犯了以后,就会产生罪业,就会创造今生来生痛苦的果...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 陈老板...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菩萨,简单说,就是上求下化的...
食法
【释氏要览】
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着
上篇:舍利 | 下篇:师资相摄 |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一、所说之法)律中,令说契经。善见云,修多罗义,种种义开发等;听说义时,要撮诸文者开...
尽净虚融
半者蒲阇尼
大淫戒行淫处
摩呬
果极法身
心狂乱
德
圆陀陀地
性戒
处识
波奴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舍利弗露宿记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人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