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满果极成之法身也。对于应化法身而言。与法性身同义。璎珞经卷下因果品所谓“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古代书籍形式之一,系将长条书页卷起,呈圆筒状。西方国家在极早时,已有纸草板或兽皮制成之卷子本。我国则因纸之...【如来调伏方便二种】 p0581 瑜伽八十卷十四页云:复次云何如来调伏方便?当知此有二种。谓自体同分故,及胜解...梵名 Vimokāamārga-?āstra。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术语)真言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其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也。是秘藏记等...(人名)秦之道生,见略本之涅槃经(法显译之六卷本佛说大般泥洹经),发明佛身常经之义。闻者初不信之。及广本出,...以华比喻七种净德。又称七净。鸠摩罗什谓七净华为:(一)戒净,为始终净。即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何故真如名为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疏所缘缘”之对称。唯识宗将四缘中之所缘缘分为亲、疏二种。与能缘之体不相离,而为见分(能认识客观之主体)等内...(人名)唐西明寺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始事不空三藏为沙弥。印度之声明,支那之训诂,无不精奥。撰大藏音义一...【非苦行】 p0712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非苦行者:谓不弃舍如法所得所有安乐。远离二边;所谓受用欲乐行边,及...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是间接的关系,不能谈直接...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无有一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因缘成就,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如果你真...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大安法师答: 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光有诚意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也许你早已失...
果极法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果极 | 下篇:果满 |
(杂名)梵语乾陀色。旧云袈裟色是也。有部百一羯磨九曰:或乾陀色,梵云袈裟野,译为赤色。梵音Kaṣāya。...
卷子本
如来调伏方便二种
解脱道论
密教十地废立
涅槃圣
七净华
真如名为空性
亲所缘缘
慧琳
非苦行
修惑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极乐世界之美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