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叫做自证,即自己证悟的意思。...指久居一处。法华经卷二信解品中谓,久住系指长者之穷子久住在外。又同经见宝塔品之久住,则指令法久住;如来寿量品...(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众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是为菩提心,...(Pajāb)即印度五河地方之音译。印度河之支流中,有五支流流经该地。太古之时,亚利安人南下入侵此地,并定居于此...【自内发起现观谛行】 p0603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又彼住最后有菩萨,为欲弃世间道,正求出离;由于先世正...【三学生起分别】 p0207 显扬七卷五页云:生起分别者:谓由尸罗成就故,无悔。由无悔故,生悦。生悦故,心喜。心喜...日本佛教用语。一坊之主。又作房主。亦即寺坊之主僧、住持。其后转为对一般僧侣之称呼,今则用为对僧侣之贬称。 p2...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人名)Asaṁga,一作阿僧佉。无著菩萨之梵名。为法相宗之祖。婆薮槃豆传曰:既得大乘空观,因此为名,名阿僧伽,...子题:女人多态乐畜徒侣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畜众中,尼为师傅,加僧二岁者,显志弱,累年为德也。 女人多态,乐...亦名:亡人物嘱授成否之相、亡僧物嘱授成否之相、亡五众物嘱授成否之相、嘱授亡物成否之相 资持记释云:“生存属己...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打开了生死痛苦之门。 攀缘心是怎么...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都很爱护、关怀,因此赢得大家的爱戴。有一天半夜,一位小偷潜...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般人学佛的目的,常见...
农历新年临近,开始进入了中国味道的倒计时。记忆中过年总少不了和亲朋好友们大大小小的聚餐,然而过度的宴饮难免给...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工作,护持正法,爱护众生的八尊菩萨。八大菩萨的名...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中看到的一句说话,也只不过是一般人主观意愿里头的一种希冀而...
修惑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修善 | 下篇:修因 |
梵名 Prajāpti-vādin,巴利名 Paatti-vādā。音译钵蜡若帝婆耶那、波罗若底婆拖。又作施设论部、假说部、假名部...
己证
久住
上求菩提
旁遮普
自内发起现观谛行
三学生起分别
坊主
右绕佛塔功德经
阿僧伽
尼畜弟子律制二十余戒
亡物嘱授成否之相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感化的教育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怎样品出年味里的菜根香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