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 oṁ,胎藏界之陀罗尼,冠曩莫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秘藏记末曰:唵字有五种义:一归命。二供养。...指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谓往生极乐之菩萨,为济度众生誓愿复出他方国土。在无量寿经现存诸译中,如魏译无量寿...云何欲界系?几是欲界系?为何义故观欲界系耶?谓未离欲者所有善不善无记法,是欲界系义。未离欲言显犹未离少分欲界...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一)唐代牛头宗禅僧。杭州人,俗姓章。生卒年不详。径山法钦之法嗣,禅密兼修。结庵于浙江千顷山,诵佛顶尊胜陀罗尼...(一)意谓含藏无穷之德。又作无尽藏海、无尽法藏。即真如法性之理海广阔无边,包藏一切万象。(参阅“无尽”5133) ...【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由十因缘、如来入于聚落乞食。一者、当显杜多功德故。二者...(流派)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又作佛说。指从佛口所出之言语;或指佛之尊贵金口。又形容从佛口所说之经文为“佛口金言”。金言,因尊重佛说而称。...(一)梵语 caturtha-āvarana。又作四惑障、四人有障。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之梵文,四种障碍之梵语为 dharma-pratigh...建立支缘者,谓习气故、引发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缘随其所应,依四缘相建立支缘,且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就道果,具足三通;摩尼娄陀,也证得天眼通;长老跋涪婆、因耆...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佛教徒常会弄错忍辱的意义。忍并...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两坪大,空间非常的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动...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精进念佛。很多人为了保险起见,便以此为根据,给自己念佛设定...菇类食物是属于可供食用的真菌,家族成员相当多,以下介绍六种对人体有益的菇类: 1、香菇: 含有一种特异的香味物...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但有没有想过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功夫...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的尊贵性吗?知道你的肉体尊贵吗?没有这个肉体,你怎么能闻法...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
上士
【释氏要览】
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上士具二利。有大心大行。亦名大士)。
上篇:十方住持 | 下篇:十号 |
指天龙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唵
还相回向愿
欲界系
三和
崇慧
无尽藏
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胜论宗
佛口
四障
建立支缘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牢狱很大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六种对人体有益的菇类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