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略称还相。二种回向之一。与“往相回向”相对。据往生论注卷下、往生礼赞偈等所说,往生弥陀净土之圣贤已成就方便力...谓预流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预流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指三种受业。又作三受报业。乃就苦、乐、舍三受,将业分为三类。即:(一)顺乐受业(梵 sukha-vedanīya-karma),又...位于甘肃兰州五泉山上。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崇庆寺保存泰和铁钟一口和接引寺铜佛一尊。泰和铁钟铸造于金泰和...乃以灯火之无尽喻教化之无尽。谓以一人之,辗转开导百千人而无尽,犹如以一灯燃百千灯,光明终不尽,故称无尽灯。后...(流派)吠世史迦夺萨怛罗Vaiśeṣika-śāstra,此译胜论。又称胜宗。...又作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生佛平等、凡圣不二。谓佛心与凡心为一。即众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与诸佛之法身平等无二。(参...临济、曹洞二家各立四宾主之说,其义各异。(一)又作临济四宾主。乃唐代临济宗开祖义玄就宾(学人)与主(师家)之关...云何见所断?几是见所断?为何义故观见所断耶?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盖有五种】 p1280 杂集论七卷三页云:盖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能令善品不得...(龙藏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都包含着谅解的思想,是处理人际...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这就必须说明它的道理了: 约生...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你所坚持的究竟是原则?还是自己的偏见? 如果对任何事都坚持自...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愿、实行,往生必定可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看他的作法很有意思。有一天,有一个宦官,他就送了梅公一个礼...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有。那我们有些个道友打工,有时候还怕老板炒鱿鱼把你炒了,工...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
十方住持
【释氏要览】
律有四方僧物钞言十方常住有师释云。四则摄彼方隅。十则该乎凡圣谓此一住处所有之物。虽局一界。而体属十方一切僧伽。其至止之者。无凡圣无亲疏来者不拒。去者无碍。长老知事人并不用本处弟子。惟于十方海众择有道眼德行之者。请为长老。居正寝朝晡说法诲人。或有才干惧因果。道心之者堪任知事。皆鸣犍稚集众请之。洎居其位。或道德不实。才力无取。行止弊恶。亦白众揖退。别请能者凡度弟子。惟长老一人。诸僧无各度别者之事。或有僧务一切同作。谓之各出一手。或有利养一切均行。故云十方住持也。
上篇:胜士 | 下篇:上士 |
梵语优钵罗,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还相回向
预流果
三受业
崇庆寺
无尽灯
胜论
佛凡一体
四宾主
见所断
盖有五种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圣严法师《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