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真言)有三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二、...(印相)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怖行相应智】 p0829 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五、怖行相应智。谓圣弟子智。怖畏流转大苦恼故。...(杂名)通俗编曰:五灯会元: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则莲花乐为丐者所唱曲名,其亦已久。...(术语)Śūnyapuṣpa,印度之小乘学者,谤大乘为空华外道。慈恩传四曰: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清代扬州人。字天基,号惺斋。事亲至孝,重然诺。著有传家宝四集,系以居家寻常事,演以俚俗语,意存激劝,颇行世上...亦名:四众羯磨 子题:拜人 资持记释云:“四人者,疏云,僧虽有四,体相分二。初一为体,非四不名为僧。后随事分,...【不穿耳僧伽蓝】 p0334 西域记七卷九页云:大城东行二百余里,至阿避陀羯刺拿僧伽蓝。(唐言不穿耳)周垣不广,雕...(传说)智度论一曰:如提婆达多大弟子俱迦离,无信法故堕恶道中,是人无信,于佛法自以智慧求不能得,何以故?佛法...亦名:七罪入阿鼻狱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观佛三昧经云,有七罪,一一经八万四千劫,入阿鼻狱。一、毁无十方佛;...随顺因缘而有生灭变化,谓之随缘;永远不变而存续,谓之不变。真如有以上二面,即真如之理体虽恒不变易,而触缘则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 这一句佛,一切菩萨、一切天...
世尊涅槃转眼两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经典中所悬记的末法时期等种种败坏之相,现今都一一显现无余。纵观当今国际形势...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争...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事已经淡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过世时十分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上起妄心,造生死业。所以见诸法的差别相,憎爱取舍,令心不停...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记发菩提心与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紧了,应该放...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公谈恋爱的时候,我的婆婆因病去世了。按我们的习俗,家里有...
因人显名
【释氏要览】
晋吉友。法师永嘉中到江左。丞相王导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也。因此名显。
上篇:优赏 | 下篇:游行人间 |
(饮食)荤乃蔬菜之臭者。辛乃其辣者。佛皆禁之。名义集三曰: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辛...
六字陀罗尼
生一切支分印
怖行相应智
莲华落
空华外道
石成金
四人僧
不穿耳僧伽蓝
俱迦离无信堕恶道
阿鼻狱因
随缘不变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颠倒的人生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惜福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