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欣乐障断见迹行补特伽罗】 p0830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云何欣乐障断见迹行补特伽罗,应知此有二种。谓欣乐烦恼...(术语)莲华部之诸尊也。以莲华为标帜者。大日经疏六曰:莲华尊则于华上重置莲华。...(界名)无色界总无形色,故谓为空处。此有四处之别,曰四空处,又名四无色处。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一)指石雕之佛像。又作石佛像、石像。我国、印度、西域等地之各石窟中、摩崖上均可见规模钜大之石佛,有高达十七公...子题:人四依、行四依、法四依、四教、涅槃四依 资持记·释钞序:“言四依者,凡有三种:一、 人四依 。内凡为初依...(人名)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三曰:时菩提树...(修法)又云学法灌顶。五种灌顶之一。...资持记·释师资篇:“阳焰者,智论云,饥渴闷极,见热气谓为是水。此谓似有而无也。”(事钞记卷一○·二一·一九)...谓随顺因缘教化众生。物,指众生。即佛菩萨顺应环境、机根不同之缘,以最适切之方法化导众生。与“应病与药”同义。...【得断次第有五种】 p0996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及得断次第者:有五种次第,诸烦恼断。一、先断见道所断烦恼,二、后...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金山郡黄岳山之东南。高丽朝初年,为能如大师所创建。因其营造时不用规矩,而以手直指基处,故称直...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后,只是地、水、火、风等基本元素的组...(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亲热。 (3)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 (4)不要在老公面前...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夜六时,你那个戒定慧还在不在?这话头是不是看了?能不能看一...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佛说无量寿经》) 这种生命的价值怎么去定位?这是一桩非常...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 慧广法师答: 刚刚看到一...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 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布施,于是就把衣...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三界,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去,再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位...一、黄铁匠: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
游行人间
【释氏要览】
今称行脚。未见其典。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别解脱经即戒本也)。优波离问佛。有满四夏。善五法。得游行否。佛言不得。以五夏为定量。又问。有满五夏。未閑五法。得否。佛言不得。以五法成就。为定量故。
上篇:因人显名 | 下篇:饮酒 |
(饮食)荤与酒也。荤为植物之辛而臭者,以摄一切之肉类。...
欣乐障断见迹行补特伽罗
莲华尊
空处
石佛
四依
瞿沙
受明灌顶
阳焰
随缘化物
得断次第有五种
直指寺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