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凡四卷。世亲(梵 Vasubandhu,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名身十二种】 p0589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名身者:谓共知增语。此复略说、有十二种。一者、假立名,二者、实...(术语)楞伽经所说三智之一。凡夫外道之智。...(地名)Purva-videha,东大洲名。慧琳音义一曰:补啰嚩尾祢贺,翻云身胜。此洲人身形殊胜,故为名。古云弗于逮,弗...(一)梵语 catvāro mārāh,巴利语 cattāro mārā。指夺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种魔。(一)蕴魔(梵 skandha-māra...(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诸行自性无有转变】 p1357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一页云:问:诸行自性,有转变不?设尔何失。若有转变;云何诸法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正好今天到了第七讲,我们就众星捧月般的,讲...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惟,就不会与烦恼相...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孝子。 有一天,他随父亲到地里耕种,一不小心把一棵...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终止动物娱乐表演。 十一长假,很多地区,很多国内外景点都会...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可能会嘲笑对方,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又不是战争年代。现在...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辈子造业,我们所有的福德、功德...
说者五福报
【释氏要览】
贤者五福经云。说法得五福。一当生长寿。由听者不杀故。二得大富。由听者不盗故。三得端正。由听者和气故。四得名誉由听者归依三宝故。五得聪明。由听者晓了妙慧故。
上篇:受用自体物福 | 下篇:寺院画壁 |
1、修行正道。 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
三十二相愿
设陀邻迦醯
三界唯心
五种一乘
佛性论
名身十二种
世间智
补啰嚩尾祢贺
四魔
地藏二十八益
诸行自性无有转变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究竟是谁在烦恼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