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六十华严卷十(大九·四六五下):“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中略)心造诸如来。”有关此“心”之义,性、相两家说法不同。(一)在法相宗,指阿赖耶等心识;以此证阿赖耶缘起乃唯识所变之义,故摄大乘论释卷四释作“三界唯识”,谓心与欲等爱结相应,遂堕在三界。(二)在法性宗,指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即真如随缘作诸法之义。谓心造一切法,而一切法本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乃毕竟平等、不变不异,唯此一心,故称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依此而有三种不同论法,即:(一)二乘之人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亦仅谓为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可为一心,以其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理无二体,故本为一心。[十地经论卷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大日经疏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p5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菩萨藉神通力,以度化众生而自娱之谓。戏,意谓自在、无碍,含游化、游行之意。大智度论卷七(大二五·一一○下)...【无分别智所有甚深】 p1092 世亲释八卷二十一页云:次当显此无分别智所有甚深。此智、为缘依他起性分别事转?为缘...(术语)阿摩罗者,梵名Amala,或作阿末罗庵摩罗。译言无垢。阿摩罗识者,即清净无垢之识也。九识中之第九识。...(术语)对于二谛三谛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谛同。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即分段生死之身。为凡夫轮回于六道,所受各种不同果报之身。亦即寿命有长短、形体有大小等之差别、限度之身。 p132...亦名:学家受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三)学家受食戒。凡受施之法,宜自限量,不容过分。今此学家...(真言)不动明王之真言也。...空点之一种。即于空点之下划一半月形,而成,称为仰月点。又作圆点半月。属于悉昙文字“严字文”之一种。悉昙字母发...(印相)印为不动刀印。明为唵地哩矜娑婆契。...1、众水入海,则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则皆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众。 2、(喻)众僧或人数很多。往生要集说:清净...【士夫六界】 p0228 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为甚么有人富贵,有人贫穷呢? 佛告诉我们,富贵由布施中来,...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乐国中寿命长。七日持名心不乱。六根清净性昭彰。如来直指菩提...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到寺院去做义工,这样对吗?有功德吗? 宏海法师答: 如果真是...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这本《什么是佛法》是张澄基博士在美国佛教会的演讲词,(张澄基博士应该是往生了),由...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被称作乐行惠施?说这个菩萨是一个喜欢布施的菩...问: 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是否一样? 大安法师答: 首先,念佛无论是念四字还是念六字,原则上...
三界唯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界苦轮 | 下篇:三界眼 |
(一)为佛世时舍卫城中之长者。又作卢遮。世称卢至长者、卢志长者或留志长者。原为悭贪之人,虽拥财万贯,依然着弊衣...
游戏神通
无分别智所有甚深
阿摩罗识
一谛
分段身
受学家食戒制意
慈救咒
仰月点
矜羯罗根本印言
大海众
士夫六界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五祖投胎拜师
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