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应现、应化利生。佛、菩萨应众生之利益而变现与众生同类之形像,称为应化。据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载,应化,谓诸菩...(物名)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无生法忍】 指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曰无生法忍。为三忍之《大智度论》卷五十载:‘无生法...行施能积世界无量福业,故多行施舍,为修世间之福。但如由我慢心而行施善,则一往正是阿修罗因。行施固善,然其差别...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十二。于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以所作性(因缘生)之...(术语)又云冥益。有冥机冥应等之四。...简称僧伽蓝,或伽蓝,译为众园,或丛林,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也是寺院的通称。...西域古国名。又作赊弥国、双靡城、奢摩羯罗阇国。别称折薛莫孙国、俱位国、拘纬国、拘卫国。关于“商弥”之原音,有...(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空有三】 p0787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法顺,俗姓杜,一称杜顺,雍州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提心呢?释迦牟尼佛法华会上的这些弟子,都是在尘点劫前大通智...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为什么是恶人呢?因为从佛教的三世因果的角度讲,在死后会堕...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妻子鬼子母,他们有一万个孩子,个个都是凶猛有力的大鬼王,经...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弟,有不同代人的沟通上的困难,那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常考验著...《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描显示,他们确实是快乐而心境平静的人。其实,凡是正信的佛教...
五种一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种藏 | 下篇:五种三昧 |
(譬喻)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僧问云...
应化
酒
无生法忍
行施
所作相似过类
冥应
僧伽蓝摩
商弥国
曹洞五位
空有三
法顺(557—640)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应如何称呼出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