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子题:乱意睡眠有五过失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开梦出者不犯。若 乱意睡眠 , 有五 过失 :一、者恶梦,二、...【有为法】 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术语)该摄佛所说之经典,称为经藏。经中各含藏事理,故曰藏。三藏法数九曰: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余烦恼杂染】 p1387 瑜伽八十八卷六页云:复有所余见杂染为本诸外见趣,其余贪等所有烦恼。是名余烦恼杂染。...(仪式)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挂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众各出外迎接,仍送出。众寮人多...指印度恒河之支流尼连禅河(梵 Nairajanā,今法尔古河)。又称尼连禅江、尼连江水。释尊放弃苦行时,曾至此沐浴,...【三性为二智所行】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一)即三世。(一)前际(梵 pūrvānta),指过去。(二)后际(梵 aparānta),指未来。(三)中际(梵 madhyānta),...(术语)即佛法无二也。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神通引摄】 p0934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神通引摄者:谓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为有情意乐清净,或为有...为天台智顗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一。谓如来最初成道时之智慧、修行、阶位等微妙不可思...(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期、斋戒日、疾病中、哺乳时、劳苦忧伤时等非时行淫,会对自她...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意思是和别人结缘,不论是自己的财产、时间、智慧、技能,甚至...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解读病苦,有时会误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他很累,叫他去问智藏禅师,智藏说他头痛,叫他去请教他的师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转,内心转凡成圣以后,整个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大...
披袒
【释氏要览】
(祖即肉祖)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披即通覆两肩。祖即偏露右臂)。佛言。随供食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福田相故(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问许三师。入众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齐坐禅。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使人见田相端严故。若对佛通披者。五百生堕铁甲地狱)。
上篇:名德 | 下篇:七情 |
位于江苏太湖东洞庭山麓。建于唐代。庵中大殿原有十六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所塑。杨惠之系唐代杰出...
故出不净戒梦中开意
有为法
经藏
余烦恼杂染
巡寮
金流
三性为二智所行
三际
法佛无二
神通引摄
本因妙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非时行淫的危害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运用佛法来布施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藏头白、海头黑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