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台智顗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一。谓如来最初成道时之智慧、修行、阶位等微妙不可思议;即本时之智妙、本时之行妙、本时之位妙。系明示久远本佛于本时之因行。[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法华玄义卷七上](参阅“十妙”436) p19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eka-rūpa。(一)指一物质之形象或现象。 (二)乃极其微细之意。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上):“一色一香无...【四不应行而行】 p0450 集异门论八卷十二页云:四不应行而行者:一、贪欲故不应行而行。二、瞋恚故不应行而行。三...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护持行者之善神。二十八部众之一。其形像,据安置于日本京都三十三间堂者,为左手握拳安于腰间,...【无缘寂灭清净】 p1083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八、无缘寂灭清净。谓如有一、依行断智见清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摩诃奢底檗多,舍底迦罗,钵罗(二合)舍摩达磨你栗惹多,阿婆缚娑嚩婆嚩达磨,三曼...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皆由第八识所转生的。 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亦名:四种佛物 子题:佛受用物、属佛物、供养佛物、献佛物、佛前献饭侍佛比丘食之、常住僧食供佛后还入常住 戒本疏...(名数)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思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不思惟即可退失现法乐住,若思惟已能不退失。...为大日经所说六十心之一。即对于无疑虑法生起疑虑之心,而与六十心中之痴心、疑心相类似。痴心与闇心虽同属于痴烦恼...(术语)慈悲与智慧完全具足也。...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他们都说这个身体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没有后...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说一通,但无德禅师却认为这个童子机智不凡,出言吐语,常有一...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一些女众学佛后认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从而不注意形象,...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想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都包含着谅解的思想,是处理人际...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在...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这就必须说明它的道理了: 约生...
本因妙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本生鬘 | 下篇:本地 |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
一色
四不应行而行
金大王
无缘寂灭清净
寂灾真言
转识
佛物四种
密教六大
思法阿罗汉
闇心
悲智圆满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公鸡与虫儿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魔乡不可停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