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日经所说六十心之一。即对于无疑虑法生起疑虑之心,而与六十心中之痴心、疑心相类似。痴心与闇心虽同属于痴烦恼,然前者乃遇法悉皆信受,后者则生疑虑。又疑心与闇心虽同为疑惑之心,然前者乃以小智疑法,其体为疑虑;后者则以蒙昧之心疑法,其体为暗迷。[大日经住心品、大日经疏卷十一] p65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自性】 p0595 此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页云: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为七种生死之一。谓第十法云地之菩萨,未断最后一品之无明,故尚有一次之变易生死,称为有后生死。[翻译名义集卷六...怀海,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他听说马祖道...位于浙江义乌县。又称云黄山、松山。南朝梁代大同五年(539),善慧大士舍宅于山下创寺,以有双梼树而称双林寺。其...(一)梵语 vedanā,巴利语同。又译为痛、觉。可分为二:(一)心所之名,为五蕴之一。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意缘藏识见分】 p1209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六页至十八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子题:招提常住、招提僧物、别房施、施十方僧、僧鬘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明受用物)(一.示通塞)宝梁等...1、又名八风。 2、地、水、火、风为四大,色、香、味、触为四微,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所...(杂语)十善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图像)尊形为忿怒形,由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剑,下手把罥索,左手持棒,次手把三股叉,一一器杖,皆...僧伽吒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小林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大学毕业四五年了,眼瞅着其他同学,个个发展的都不错: 同宿舍的小王上了研究生,毕业...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九朵莲华跟阿弥陀佛出现在空中的时候,请老和尚开...「用心」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用心」虽然只是两个字,却包涵一切的道理。如果肯用心,道理就在眼前、就在开...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阶次来讲,它是最前面的忏悔业障;以修行的戒、定、慧来讲,它...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闇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闇 | 下篇:闇去明来 |
(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
自性
卧法
有后生死
怀海(720—814)
云横山
受
意缘藏识见分
三宝物互用通塞
八法
十善正法
乌刍沙摩尊形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剔除心中的杂草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时时刻刻多用心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