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十善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位于陕西西安市大荐福寺内。乃武则天于中宗景龙年间(707~709)为驾崩之高宗追福所建之砖塔。塔共十五层,塔顶已毁...【行自性】 p0606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是行自性?答:此亦六种。如前应知。又此行相、由五种类,令...(术语)一切诸法有真妄之二。随无明之染缘而起之法为妄,随三学之净缘而起之法为真。又因缘生之生,总为不实,故为...(术语)天台别教,华严终教以上,真如随缘为诸法,诸法即真如也。是云真俗不二。然是就诸法之实法真如边,得言不二...(杂语)讲会之结末,即讲会之最终日也。...【神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佛法中本无‘神我’之说,而此识含藏万有种子,功能殊胜,故名神识。...梵语 samyak-sajbuddha,巴利语 sammā-sambuddha。又作三藐三没驮、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意译作正遍知、正等觉、...(术语)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内也。...(一)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梵名 ?ata-giri。又作娑多祁哩、莎多祁梨。乃毗沙门天之眷属,八大药叉将之一。于秘钞问答中,译为众听;于梁译孔雀...(名数)六度有三种:一、世间波罗蜜,凡夫为神通生天而修者。二、出世间波罗蜜,二乘为自入涅槃自利而修者。三、出...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 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28日路经福州与您通话,悉知家中一切安好,又因父亲能想通并...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你们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
十善正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善戒力 | 下篇:十善菩萨 |
(术语)虚伪而不真实之心也。谓凡夫自力之心。...
小雁塔
行自性
真妄
真俗不二
结讲
神识
三藐三佛陀
迷境
随喜功德
娑多吉里
三种波罗蜜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分分秒秒观照当下一念心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出家与行孝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略谈学佛大要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