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言说之相有五种类别。即:(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二)梦言说,依梦中所现虚妄境界不实而生之言说。(...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维摩经方便品(大一四...家狗驯服而不畏人,藉以譬喻瞋恚等烦恼随逐于身而难以去除之。北凉昙无谶译之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一二·四五三下)...【地论八识】 地论师立有八识,但与玄奘一系新译则不尽相同。地论八识为︰一、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p0732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何故受用身,非卽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人名)玄奘三藏在印度时,彼土之小乘众,称三藏为解脱天。慈恩寺传五曰: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行事)四月八日释迦之诞生会也。...唐代僧。生卒年不详。南岳之门下。福建邵武人,俗姓邓。世称邓隐峰。初参谒马祖道一,不能得其奥旨,复从学于石头希...【三种律仪谁成就何种】 p0220 俱舍论十四卷四页云:谁成就何律仪?颂曰:八成别解脱。得静虑圣者,成静虑道生。后...(名数)如来之二种色身,如实色身(报身),化色身(应身)是也。...(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无量义经...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
一切众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轮回,连猪猫狗都包括在内。因为他知道生死流转中,在生死流转当中,你起什么样思想...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中受益,得六根清净,与在中国现代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位讲...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一)平等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我们的社...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饭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说他多闻博达,智慧无碍...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 如是观察,就能逐渐...
护惜浮囊
【释氏要览】
涅盘经云。有一人渡海。假于浮囊。有一罗剎随渡者乞其浮囊。乃至一针眼许。渡者不得。此喻持戒人。守护戒法。如渡海浮囊。不得少许穿漏。方渡生死大海。
上篇:国王父母不听许不得出家 | 下篇:忌日 |
(术语)二乘无学果之身也。既断烦恼曰无漏,生死之最后身,曰后身。法华经授记品曰:诸声闻众,无漏后身,法王之子...
五种言说
念念
家狗
地论八识
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解脱天
佛生会
隐峰
三种律仪谁成就何种
二色身
法音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修行从点滴开始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