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右手持瓶作洒水之相者。...指眼与目名称虽异,实质上为同一物。即名异实同之意。如“性”与“体”、“一切”与“诸”即是眼目异名。[俱舍论光...【所缘缘】 p0736 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所缘缘?谓五识身,以色等五境,如其次第,为所缘缘。若意识,以一...(术语)三藏之一。旧作毗尼藏,译曰律藏,义翻也。新作毗奈耶藏,译曰调伏藏。结集关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者,包含于...梵名 Jinaputra。音译作慎那弗呾罗、辰那弗多罗。略称胜子。古印度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为护法之弟子,曾于北印度...梵名 Nalakūvara 或 Nalakūbala。为护持佛法,守护国界及国王之善神。又作那吒天王、那拏天、那罗鸠婆、那吒矩袜...【识遍处】 p1433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页云:问:识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识遍处定?答:初...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亦名:非时现前得施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非时现前者,施主召僧至宅;就寺设供;数人多少,随物而施。律云,造...(植物)Majūṣaka,又作曼殊颜。花名。译曰赤团花、蓝花、柔软花。光宅法华疏一曰:曼殊沙华,译为小赤团花。摩诃...【三法是无常性观趣入上首】 p0224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又有三法,是修行者观身语意无常性观趣入上首。一者、入出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以明理人少,糊涂人多,一有争端,若...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指掌,遍游诸国似比邻。 回观此土...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浮躁,心识散乱,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怎么样修定呢?最简单,最...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得孤僻?我要与这杀盗淫妄的世间一起过日子,觉得没...《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十二缘起、四圣谛,诸般若密道品等, 隐蔽、留难、障学、修...
禅僧行解
【释氏要览】
宗鑒录云。禅僧行解有十。一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二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三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四因差别问难种种诘责能断他疑。五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不见一法能为障碍。六于逆顺境尽识得破。七心境起时了知起处不为生死根尘所惑。八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钦承只对着衣吃饮与道相应。九闻说有佛无佛有无众生。或赞或毁一心不动。十于差别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鑒其原。
上篇:摽表道人 | 下篇:钵支 |
即尊崇奇特之报身。略称尊特身。为天台宗用语。尊特,为尊崇奇特之意;蒙润之四教仪集注卷上谓,梵语卢舍那,亦名尊...
洒水观音
眼目异名
所缘缘
律藏
最胜子
那吒太子
识遍处
因陀罗网
檀越施非时现前得施法
曼殊沙
三法是无常性观趣入上首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