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二十卷十页云:问:识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识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于此身中,或取清净眼识相,或取清净耳识相,或取清净鼻识相,或取清净舌识相,或取清净身识相,或取清净意识相。于此诸识,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识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识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识非余。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识故;未能证入识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一识相,系念思惟;谓此是识,非为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能入识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识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识相,无二无转;能入识定。而未能入识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识遍处定者;识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识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识定,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识,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是识。彼想此识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识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识。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识故;未能证入识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识相,系念思惟;是遍是识,非遍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识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方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识。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识,无二无转;从此乃入识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十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十。言遍处者,谓此识无边处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土地神及护法神之堂也。设于佛殿之东边。见象器笺一。...(动物)鸟名。与迦陵频伽同。释迦谱五曰:佛有八种音声。今海边有鸟,名曰羯随,其音哀亮,颇似万一。...(1077~1141)宋代僧。临海(浙江临海)人,俗姓薛。号志涌。世称虎溪尊者。七岁出家,师事祥符道中。十六岁受具足...八支圣道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别解脱名法别解脱律仪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亦名:以次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不次取食。居士讥言,不厌足,譬如...(一)警觉策励精进修行之意。黄檗清规讽诵章(大八二·七七一下):“维那唱警策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572~621)又称厩户皇子、丰聪耳命、上宫太子、圣王。乃日本用明天皇第二皇子。天资聪明,为推古天皇之摄政。于儒...【涅槃相】 p0931 瑜伽六十五卷十五页云:涅槃相者:谓寂灭相,无戏论相。当知唯是内所证相。...少净,梵名 Parītta?ubhadeva,音译作波栗多首婆、波利多首、波栗羞诃。又作约净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指第三禅天之...禅林用语。鬼怪之眼睛。比喻不正见,或毫无价值之见解。碧岩录第五则之夹注(大四八·一四四下):“山僧从来不弄鬼...谓次第观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真义。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有此一说,然俱舍论则略而不述。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大...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有这么一个人问我,他说:法师你说念了《地藏经》,一切灾害都没有了。我经常生病,害病是不是灾害?我说:是的,害...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
这就不是世间人的经验常识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经有速度了;还没有行走就已经到达了。一般世间常识告诉我们,只...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问,见诸相非相应如何解? 大安法...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皆各有多名,然亦非因有多名而有多体性,亦非因有多名...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识遍处
【法相辞典】
【识遍处】 p1433
上篇:离虚妄语妙行 | 下篇:识有六种 |
梵名 Vibhajya-vādin,巴利名 Vibhajja-vādin。音译毗婆阇婆提、毗婆阇缚地。又作分别论师、分别说部。指作分析论...
土地堂
羯随
了然
随法行
不次受食戒缘起
警策
圣德太子
涅槃相
少净天
鬼眼睛
三义观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念了《地藏经》怎么还经常生病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感应上了就很容易,感应不上就很难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