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十页云:论曰: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辩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虽六识身,皆依意转;然随不共,立意识名。如五识身,无相滥过。或唯依意,故名意识。辩识得名,心意非例。或名色识,乃至法识。随境立名,顺识义故。谓于六境了别名识。色等五识、唯了色等;法识、通能了一切法。或能了别法,独得法识名。故六识名,无相滥失。此后随境立六识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说。若得自在;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但可随根,无相滥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梵名 Sarvāsti-vādin。全称圣根本说一切有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音译作萨婆阿私底婆地、萨婆帝婆、萨婆多。意译...梵名 Pār?vanātha。传为耆那教第二十三祖。娶阿逾陀国公主波罗婆波底(梵 Pra-bhābatī)为妻。相传三十岁时为苦...为重罪(波罗夷罪)之对称。其罪虽轻,然污黩清净之行,故称轻垢罪。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轻垢罪篇(大四○·六三四...(仪式)一梵呗,先于法会之初,讽咏如来妙色身之偈,赞叹佛德,且静止外缘也。二散华,梵呗之次,唱愿我在道场等之...【习所成种】 p1026 成唯识论二卷十一页云: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世尊依此,说有情心,染净诸...(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谓世尊说。苾刍当知。无明为因。无明为缘。故贪瞋癡起。此贪瞋癡性。是名无明缘。行复次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无明为...(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之书译也。...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幻觉。近期MSN网健康频道从各个方面讲解了...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定。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一定受这个五浊恶世的制约。前面谈到...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话头行。如果你行的时候,甚至一直打妄想,甚至不参念佛是谁,...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你阿赖耶识的确累积很多的业力,那...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若不断杀生,出不了三...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世界...
识有六种
【法相辞典】
【识有六种】 p1434
上篇:识遍处 | 下篇:识有二种业 |
子题:敬有三品、礼敬有三品、三品礼敬、口礼、九品礼、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颡、顿...
无法可说
有部
巴湿伐那陀
轻垢罪
四个法要
习所成种
四魔
真性
吞吐不得
无明缘行
自誓三昧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