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四卷十页云:识有二种业。一、持诸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持诸有情业缚者:与行所引习气俱生灭故。与名色作缘者: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起惑任情,自制无法,名曰无制人。是以邪见身无法为法者。俱舍论三十曰:不见真理无制人。...凡五十卷。唐代义净译。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梵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梵语 māyā。指假相。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即幻相;其存在则谓幻有。所显现之如幻现象,犹如魔...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举出,轻、重二业因人之智、愚差别,而有下列二种情形,即:(一)重业轻受,谓有智之人以智...(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习近诸欲有五过患】 p1026 显扬七卷十页云:又薄伽梵言:我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一、诸欲少味;二、习近欲者,...(名数)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为八魔。是前四为凡夫之魔,后四为二乘之魔也。涅槃经二十二曰:八魔者,所谓...(801~879)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弟。早年随侍空海,研习密教。后奉空海之命,掌管弘福寺、东寺之经藏。历任东大寺...凡八卷。明代敬中普庄撰,慧启等编。刊于崇祯三年(1630)。又称敬中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敬中普庄为临...云何无漏?几是无漏?为何义故观无漏耶?谓有漏相违是无漏义,五无取蕴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无漏。为舍执着离漏我故...梵语 sānu?aya-citta。随眠,即烦恼。有随眠心,即指有烦恼之心。据俱舍论卷二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十所说,可分为有...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称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依靠夫妻双方相互尊重与理解。在《佛说尸...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人有舒服、愉快、芬芳的感觉,所以很多人说:回家的感觉真好。...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是灵岩山寺。从古老的东晋时期,西域而来的智积菩萨开山建寺,...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十宗,甚至数宗数派,大圣佛陀观机逗教,什么根机说什么法,自...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莫如参禅重要。 何以故?尽世间...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是成功,大家知道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有一...
识有二种业
【法相辞典】
【识有二种业】 p1436
上篇:识有六种 | 下篇: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
子题:和南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彼(说戒师)应具仪至僧中,四面礼僧已,互跪白言:‘小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
无制人
有部律
幻
轻重二业
四维
习近诸欲有五过患
八魔
真雅
呆庵庄禅师语录
无漏
有随眠心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佛陀最后的教诲
佛教为何分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