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举出,轻、重二业因人之智、愚差别,而有下列二种情形,即:(一)重业轻受,谓有智之人以智慧力修习梵行,则能使地狱重业于现世轻受。(二)轻业重受,谓愚痴之人以执着痴迷而增其业力,故使现世轻业于地狱重受。 p59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Manojaghoṣa,比丘名。译言如意声。见慈恩寺传。...【苾刍尼律仪中制立三种律仪】 p0875 瑜伽五十三卷七页云:问:何故世尊于苾刍律仪中,制立苾刍勤策二种律仪;...(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梵语 padma。又作波头摩华、钵特忙华。译作赤莲华。属睡莲科,学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产于印度、马来半岛...【苏迷卢山有四层级】 p1457 俱舍论十一卷十页云:此妙高山、有几层级?其量云何?何等诸天、住何层级?论曰:苏迷...色界初禅天的天人,分为三等,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众天。...(譬喻)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三曰:世尊入涅...(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水尘】 p0382 积七金尘,为水尘量。如踚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色之分齐中说。...(一)即指一种印相、印契、手印。(参阅“手印”1412、“印相”2231) (二)一法印之谓。小乘佛教以“无常、无我、涅...即指于宿世(过去世、前生)、往昔所发之誓愿;广义而言,一般指世间、出世间之愿望。又称心愿、素愿。可就佛于因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净界法师答: 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或者单靠修止观、念佛进入三昧就可以证悟? 净界法师答:...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您...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
轻重二业
【佛光大辞典】
上篇:轻垢罪 | 下篇:远因 |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秣奴若瞿沙
苾刍尼律仪中制立三种律仪
三乘通相五逆
昙摩华
苏迷卢山有四层级
梵众天
盗牛
正法
水尘
一印
宿愿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心无片瓦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