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藏之一。旧作毗尼藏,译曰律藏,义翻也。新作毗奈耶藏,译曰调伏藏。结集关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者,包含于此中而无所漏,故曰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二食之一,九食之一。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法...【诸行苦性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云何诸行苦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是生等苦法;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指堪修佛道之根机,或能担任道业之人才。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大四○·六○五上):“此国人等,性多狡猾,又无刚...吾人的心识领纳外境时所产生的五种感受。 一、忧受,即在意识领纳违情之境时所产生的忧恼感受; 二、喜爱,...【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p12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五页云:问:若厌食想、作厌逆行相者;彼不净想、亦作厌逆行...(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二。于因明对论中,敌者(问难者)在驳斥立者(立论者)时...子题:亡人施福咒愿、生子设福咒愿、凡竖、鼎食、亡人偈、生子偈、新舍咒愿、估客咒愿、取妇咒愿、娶妇咒愿、出家人...日本法相宗僧。齐明天皇四年(658),与智通来唐,从玄奘、窥基习唯识学。返日后,据传于元兴寺讲经。寂年、世寿均...(一)又作六宗教、耆阇六宗。据华严五教章卷一载,南朝之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立有六宗之判教。即就所诠之理趣,将佛陀...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 第一、对...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 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人身上看:这个人做得好,那个人做得不好,却很少看到自己。修...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上十二个很显眼的香疤。电影《少林寺》反映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
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祖先亲人扫墓祭奠的时候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再次出现在各个通往公墓区...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锡杖。 一说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形象上的概念。但是在世...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的决,愿的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律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律禅 | 下篇:律忏 |
【无义语】 p1052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无义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无义事;是名无义语。...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禅悦食
诸行苦性决定
道器
五受
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四种念诵
异法相似过类
咒愿法式
智达
六宗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烫香疤

给亡灵焚烧纸钱有用吗

锡杖的表法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