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术语)佛眉间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三十二相之一。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梵语 jarā-duhkha,巴利语 jarā-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列...【无少所施】 p1062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无少所施等者:谓诸菩萨,一切有情,摄为己体。通达自他平等性故。...(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术语)简约说法之枢要者,即枢要之法义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心地观经七曰:是名为出世法要。...云何为慈?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胜乐。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慈性。名...乃指声闻与缘觉修行之异同。据法华玄赞卷五谓,此有三同七异。三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释迦,故云释尊。...位于浙江杭县。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载,北宋开宝四年(971),永明延寿为镇压钱塘江之潮水,应吴越王钱俶之请而建...【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并不长,活了四十九岁。但是这个祖师的特点非常鲜明,很有善根...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佛陀看到罗睺罗脸色不好,便问:为何你看起来如此瘦弱呢?罗睺...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在他们的耳边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助其往生,有功效吗? 大安法...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入,可能只是建立在信仰的状态,没有达...
八法信重
【释氏要览】
经云。袈裟圣人表式。随顺寂灭行。慈悲心。离欲者之所应服。是故。出家者身披袈裟若未得沙门果者应以八法敬重。何等八法。应起塔想。寂灭想慈悲想。如佛想。惭愧想。令我来世离贪恚癡。具沙门想。
上篇:八达 | 下篇:背著袈裟 |
(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
佛光
光毫
老苦
无少所施
择时
法要
慈
二乘异同
释尊
开化寺
瞋恚盖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舍利弗的坚心
如何对待仇恨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