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眉间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三十二相之一。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观佛三昧经曰:“时佛眉间,即放白毫大人相光,其光分为八万四千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剧毒之蛇。以譬烦恼之毒。略说戒经曰: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当速除之。...【别解脱律仪所摄业】 p0689 集论五卷七页云:别解脱律仪所摄业者:卽是七众所受律仪。谓苾刍律仪,苾刍尼律仪...(术语)殊胜之善因也。佛说无常经曰: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术语)不问宗派如何,但取道理所胜而立论。例如世亲依婆沙论而造俱舍论时,不但依有部之义,且取经部之说也。...即所教示之法,不依修行阶次,直接开示佛法奥妙处;然受者之根机为钝根,则须从渐次累积之修行方得证果。 p4608...【差别遍计执】 p0929 世亲释四卷十六页云:差别遍计执故者:如卽于彼眼等自性,遍计执为常无常等、无量差别。...【所诠相】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所诠相者:谓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说。...(术语)观世音菩萨济度众生之誓愿也。...(名数)印契与真言及观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三密也。...(术语)又曰毛道。凡夫子异名。又,禅家之职,剃净人之毛发者。亦曰毛头。...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就行,止持离重过为胜,作持离轻过为劣,此轻重相望。若能治行者,止持对粗过故,治行易成故...(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叹。况汝教养多年,费若干精神钱财,心中能不感伤乎。虽然,切...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大成就,一定不能忽视忏悔这一殊胜法门。本文正是想...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的神奇威力,会随着你不断持咒的精进,越来越大,这是真实不虚...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的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自古...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大师悲心不忍,放弃潜修生涯,从1918年下普陀山到扬州藏经院...
光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光座 | 下篇:光趺 |
(术语)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谓之不见。...
黑蚖
别解脱律仪所摄业
胜因
理长为宗
教顿机渐
差别遍计执
所诠相
救世誓
三秘密
毛头
二持就行优劣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学佛与忏悔
傲慢与偏见

咒语神奇的威力

用短暂的痛苦,来解决长远的痛苦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水陆法会为何是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