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行,行者,乃于寺院服杂役者。禅宗寺院对于尚未得度之年少行者,称为童行。又称童侍、僧童、道者、行童。其所居之室...真正普遍的觉悟,与正遍智同义。...凡三卷。清代湛祐撰,然丛辑。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弘慈广济寺位于北平内城之西,大市街北,东望西华门,西...【无为不立蕴】 p1074 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无为何故不立蕴耶?答:无蕴相故,不立为蕴。谓蕴是聚积相...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人名)僧慧琳,南北朝时,得幸于宋文帝,与闻政治,故有此称。佛祖通载八曰:时有僧慧琳者,以才学得幸于帝,与决...【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 p0467 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菩萨有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一者、于未安立净信有...【十二处】 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内六根加外六境,此又作十二入。处是‘托以生识’的意思,指六识是依托六根六...(人名)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鸠摩罗陀,鸠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菩萨)弥勒菩萨过世时之名。见法华经序品。...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是体悟人生...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所以我自己的能量开显...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头垢脸、...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法华经》。无量劫来早成正觉,不是这一世成佛的。对于钝根的...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好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将它宰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
自说
【阿毗达磨辞典】
自说者,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如伽他曰,若于如是法发勇猛精进静虑谛思惟,尔时名梵志。
上篇:株杌 | 下篇:住 |
【三性非异不异】 p0205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为异,为不异耶?应说俱非。无别体故。妄执、缘起、真义别故...
童行
正遍觉
弘慈广济寺新志
无为不立蕴
二禅
黑衣宰相
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
十二处
鸠摩逻多
有边
求名菩萨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世界名人谈素食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改造
文殊度屠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