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域者限域也,所期之分限云域怀。又云域心。法华文句会本十曰:原其域怀求佛。同记曰:言域怀者,域谓限域,...优填,梵名 Udayana。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全称嗢陀演那伐蹉(梵 Udayana-vatsa)。意译日子王、...复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于染污意四种烦恼。...法相宗所立,就八识而有五重唯识观之法。即观万法唯识之理,由浅至深之五重观想。(参阅“五重唯识”1123) p316...梵语 pratyutpanna-samādhi。定行之一种。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诸佛现前三昧、佛立三昧。在一特定期间(七日至九...梵语 Jāna-mudrā。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术语)梵志之说法印,谓之净行者吉祥印,释尊之说法印,谓之智吉祥印。释尊之说法印有三种。...为“无为果”之对称。指由因缘和合之有为法所结之果。于五果中之士用、增上、等流、异熟等四果,即为有为果。[俱舍...禅林用语。木制之马无有思虑念度之作用,故丛林每以之比喻无心无念之解脱当相。与“泥牛”为同类用语。南本涅槃经卷...铁丸击打罪人之地狱。为毁辱布施、说布施无果报者所堕之处。此地狱纵广八十由旬,中有铁城八十八鬲,一一鬲中有五刀...【遍知自性】 p1242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六页云:遍知自性、谓贪永断,瞋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者:问:余契经说:一...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要,恭录如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承问关于静坐之事。云亦是门...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种无碍辩才,是哪四种呢?即:义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
住
【阿毗达磨辞典】
住者,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不变坏性,假立为住。
上篇:自说 | 下篇:自性 |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
域怀
优填王
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八识五重
般舟三昧
智印
智吉祥印
有为果
木马
铁丸地狱
遍知自性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印光大师谈《心经》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四种无碍辩才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