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边。对此而言,计执诸法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故无自性,以其无自性,则诸法之体非为实有,称为无边。盖有边、无边乃论议有无之理时所用之语汇,散见于诸经论中。例如箭喻经所举(大一·九一七中):“世间有边,世间无边。”若执著有边、无边之人,极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唯有舍弃有无二边之见解,才能了知中道实相之理。[杂阿含经卷十、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八] p24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知足天之内院。共计四十九重摩尼宝殿,即四方各有十二天宫,合为四十八重院,中央为大宝摩尼殿,是弥勒说法之院,...【百八爱行】 p0635 瑜伽九十五卷八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应正了知集谛所摄百八爱行。一、由内外差别故,二、由...【应合掌】 p139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合掌者:卽为前说应招延应奉请二事而延请时。...全一卷。乃明末光显天台宗者蕅益智旭之自传,后由门人成时补述其晚年之行状以及示寂之事项等而得完全。即记述自万历...(术语)法华经有三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于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缘起理】 p1300 瑜伽二十一卷二页云:复审思择:唯有诸业,及异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谓作者,及与受者。...十种广大智: 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 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 三、知一切佛法智。 四、知一切佛法...指统治一国之王。又称国主、人王。就因果而言,以前世受持十善戒,故今生能统领国土,为人中王。又因得诸天之保护,...比喻憍慢之心高耸,犹如山一般,傲视一切。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五六上):“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我室四蒙...(术语)净除业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灭业障,故有此名。即二羽为金刚拳,屈进力二节,禅智...(术语)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财布施。很多人非常愿意外财布施,但是不一定愿意布施内财。 ...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在律上说忏悔要具足...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往下呢有三阶。 往...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而然就除灭了。其实佛教说的是心法,佛是治心的,佛说:佛说一...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大爱圆融?要放弃这男女间的情爱吗?如果不放弃这份小爱,又...
有边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覆无记 | 下篇:有边无边论 |
(譬喻)愚人真似智者,如犬被狮子之皮。智度论七十三曰:如狗着狮子皮,诸兽见之虽怖,闻声则知是狗。...
知足院
百八爱行
应合掌
八不道人传
华严经五周因果
缘起理
十种广大智
国王
慢山
业障除
行蕴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拜忏的方法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法闻法师法语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