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一切法有二大别,曰有漏无漏。漏、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故名曰漏。言有...(植物)药树名也。华严经曰: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诸烦恼有三相】 p1352 瑜伽五十九卷一页云:问:诸烦恼有几相?答略有三相。一、自相,二、共相,三、差别相。自...【赖耶异名】 第八阿赖耶识,译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除此之外,此识还多种意义,故在许多经论中随其义...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食家强坐戒四十三。凡在俗常习,婚礼无时。出家学慧,须知俯仰。今不思缘,久住不...(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一)三藏之一。对于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识法】 p0734 瑜伽六十九卷十九页云:复次云何所识法?谓一切法,皆是所识。诸识、能识。由五种相,诸识差...佛住世时,毗舍离国所流行之五种大恶病。即:(一)两眼赤如血,(二)两耳出脓,(三)鼻中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名数)一、财悭,吝惜财物,见诸穷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悭,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者。见地持经三。【又】一、有...(术语)谓恶法盛兴,浊人乱世也。总有五种,谓之五浊。...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摄受,要完全有信心,你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你,你要相信...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无有一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那人去极乐...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一定会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最好的养生方...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人前不说别人好,人后不说别人坏的人不多,当你发现你的朋友在你背后说你坏话,最好能以包容及谅解的胸怀泰然处之,...
名身
【阿毗达磨辞典】
名身者,谓于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自性增言者,谓说天人眼耳等事。
上篇:恼 | 下篇:能取 |
即息灾法与延命法。由真言四种修法中之增益法别开而立延命之修法。 p4108...
有漏无漏
无尽根
诸烦恼有三相
赖耶异名
食家强坐戒制意
经
佛戒
所识法
五种恶病
二见
浊乱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极乐世界之美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忏悔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