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地名)Indraśailaguhā,又作因陀尼罗势罗窭诃,山名。法华文句一上曰:因陀罗世罗求诃,此云蛇神山,灵鹫山五精...佛教经典中常提及鸟类。或谓鸟即佛陀之化身,有宣示佛法之功用,故被视作神圣之物。佛教特有之鸟于印度神话中有迦楼...【阿罗汉】 p0775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无记】 一切法的性质可分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非善非不善法,因其不能记为善,不能记为恶,故称无记。对...(术语)约于所观境界之唯识。五种唯识之一。法苑义林章一曰:一境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与傍生,人与天,各随其所...意为根本之初;乃指如来之觉体,或真如法界,或事物之元始。大日经卷三(大一八·二二中):“我一切本初,号名世所...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又问:‘得一年、半年受不?’答:‘得随日多少受三归也。’” 济缘记释云:“彼[多]宗...【五无量】 p0259 瑜伽四十六卷十五页云:又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为五?一、有情界无量。二、...(杂名)为斋供之场所。...(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享声译。中阿含持斋经之别译。...亦名:受钵法、钵多罗受法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加受法。四分无文,但言应受持之,今用他部文。十诵云:‘大德一...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在...印度拘萨罗国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住在某处森林里,他跟国内某位富翁颇有交情。这个富翁的妻子,长得貌美动人。因为...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 (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问题了。 若照顾不到法身,自性弥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真工作、克勤克俭,畜养的羊只都是送到市集出售,从来舍不得宰...
能取
【阿毗达磨辞典】
云何能取?几是能取?为何义故观能取耶?谓诸色根及心心法,是能取义。三蕴全色行蕴一分,根相及相应相,如其次第十二界六处全及法界法处一分相应自体,是能取。为舍执着能受用我故,观察能取。受用我者,计我能得爱不爱境。又能取有四种,谓不至能取、至能取、自相现在各别境界能取、自相共相一切时一切境界能取。不至能取者,谓眼耳意根。至能取者,谓余根。自相现在各别境界能取者,谓五根所生。自相共相一切时一切境界能取者,谓第六根所生又由和合识等生故。假立能取性,所以者何?以依众缘和合所生识等,假说能取,不由真实义诸法无作用故。
上篇:名身 | 下篇:妙行 |
(传说)阎罗王宫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现出。时有大狱卒,捉王使卧热铁上。以铁钩开口,以洋铜灌之,全身无不燋烂...
因陀罗世罗求诃
鸟
阿罗汉
无记
境唯识
本初
三归受时长短
五无量
斋场
八关斋经
钵之受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谣言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