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密教修法之一。即对于不动明王修护摩而供养之。 p991...(术语)谓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及等觉菩萨之身也。法华方便品曰:得阿罗汉最后身。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最后身菩...(书名)出像大悲忏法之略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之异名也。四明大师智礼着。依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而说千手观音之...北京名刹之一。位于觉山(今翠微山)东麓。唐大历年间(766~779)创建,初名龙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重修,...【作意心散乱】 p0687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八识】 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识心王,略称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行事)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也。又心中起至诚之供养想也。苏悉地经中曰: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杂语)又曰二往。再论究事物也。止观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华论记二曰:一往三藏名为小乘,再往三教名为小乘...(术语)明戒律之经书。梵网经下曰: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论庄严】 p1329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论庄严者:略有五种。一、善自他宗,二、言具圆满,三、无畏,四、敦肃,五...【七界】 p0050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复有七界。一、光明界,二、清净界,三、空处界。四、识处界,五、无所有...(印光大师校印本)...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病人也不例外。因辣椒素使循环血量剧增,...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印光法师《与徐福贤...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十斋日是在六斋日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
静虑律仪所摄业
【阿毗达磨辞典】
静虑律仪所摄业者,谓能损伏发起犯戒烦恼种子,离欲界欲者所有远离,离初二三静虑欲者所有远离,是名静虑律仪所摄身语业。性发起犯戒烦恼者,谓贪瞋等欲界所系烦恼随烦恼。能损伏彼种子者,谓由伏对治力损彼种子。离欲界欲者,谓由伏对治力,或少分离欲或全分离欲。所有远离者,谓从彼犯戒所得远离性。离初二三静虑欲者,谓由远分对治力,令彼发起犯戒烦恼所有种子转更衰损,所以不说离第四静虑欲者,由无色界粗色无故,略不建立色戒律仪。
上篇:具知根 | 下篇:苦 |
谓现象界所有一切之存在互有差别,互不融合。现象界系由本体界所显现者,故现象界若摄于本体时,其一一之事相无有差...
不动护摩供
最后身
大悲忏
灵光寺
作意心散乱
八识
运心供养
再往
戒藏
论庄严
七界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斋日和斋月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