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累叠数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坏之时期云劫。无量寿经下曰: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法华经譬喻品曰:汝等累劫众苦所...(术语)贤圣,明哲。无量寿经下曰:贤明长者,尊贵豪富。...对一切境界生起分别执著的心。...世上一切事物,皆无常住不变之固定实体,一切既由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此种具有生灭变化之现象,称为有为转变。...梵语 punya-karma。指能招感人、天福利果报之有漏善业。据百论疏卷上之上所说,福乃富饶之义,修行善业能招感人、天...(术语)六妙门之一。谓反照能观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转心返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植物)法华所说四花之一。光宅法华义疏二曰:摩诃曼珠沙华者,译为大赤团华。...(780~862)唐代僧。河东蒲坂(山西蒲州)人,俗姓卢。秉性聪敏,博古通今。二十五岁应试中第。后入并州(山西太原...宝生,梵名 Ratna-sajbhava,音译为罗怛曩三婆缚;西藏名 Rin-chen hbyun-ba。又称宝生如来。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p1000 瑜伽三卷六页云: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又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仪式)禅林之语。法忌之前晚,对于真像而相伴吃汤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 是什么呢?比...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十戒...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假如某天醒来,人类由于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而任意污染,致使天...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随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请问法师如何克服这种烦...去年年底,美国人道对待动物组织(PETA)举办了一次我为何吃素的作文比赛,消息公布之后,有超过1100位的素食者投稿,...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法时代众生的大慈舟航。修这个法门,要紧的就是要深信切愿,好...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 弟子(某...
八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八识】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识心王,略称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立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立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识至末那识系由阿赖耶所生起,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识之因,故称为根本识、种子识。在《唯识三十颂》中,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若就其性而言,眼等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通善、恶、无记三性;末那识以恒审思量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微细之行相缘自所变现的器界、种子、及有根身。见《百法问答钞》。
上篇:八义证有本识 | 下篇:八识二执 |
【印度】 p0627 西域记二卷一页云: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
累劫
贤明
染著
有为转变
福业
还门
大赤华
寰中
宝生佛
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伴真汤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五戒与十善

弘一法师与护生诗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美国五位素食者的心路历程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