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衣服)青色之僧衣也。僧史略上曰:弥沙塞部,青色衣也。(中略)后梁有慧朗法师常服青衲。...梵语 naya。译作乘。即理趣、道之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于其中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为娜耶。[大日...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知有,是名善入空性,如实知者不颠倒义。问...(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华严宗谓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为佛身,简...(术语)Prakāśamati,沙门名,译曰照慧。见求法高僧传二。...梵名 Uttara,巴利名同。(一)为佛陀弟子之一。常离群索居,于墓地独自修行以思味法乐,而有“冢间第一”之称。据传...子题:僧尼二律下三众通结吉罗、沙弥威仪进止律制同僧唯罪结一品、大小持戒犍度、杂犍度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四...(1044~1091)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虔州(江西赣县)人,俗姓熊。法号从悦。十五岁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为宝峰克...梵语 ghrānendriya,巴利语 ghān''''indriya。音译揭逻拏因侄唎焰。为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术语)化俗者,教化世间之人。以此为缘而使之入于佛法也。...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教史、教义、教规、教团,但它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的最...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大安法师答: 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
拜忏不同打七,礼忏须五体投地,三业清净,不能加以杂言乱语,故忏坛上不说开示。 礼忏时须观着能礼、所礼性空寂,...
问: 师父,我皈依佛门多年,是个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么多年忙忙碌碌地工作,现在刚退休时间不...想为地球尽点心力吗?从少吃肉开始吧! 「吃素救地球」大家应该多少有耳闻,环保素食主义者正大力推广这项诉求,当...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过去只能当回忆。但问题在哪里呢?因为每...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本重戒,他透过忏悔真的能够恢复清净吗? 净界法师答: 就是造...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
八识二执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八识二执】二执为我执与法执,此在八识中并不相同。前五识与第八识,一向无执;第六识与第七识,二执俱有,同时俱起。
上篇:八识 | 下篇:八识三性 |
指法华经。法华经乃如来所证之法,其法真实清净;相对于二乘之不究竟,故称真实,烦恼束缚尽去,故称清净。于法华经...
青衲
娜耶
空相
诸德福田经
独觉身
般迦舍末底
优多罗
沙弥大僧持奉行同
兜率从悦
鼻根
化俗结缘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