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华严宗谓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为佛身,简约其类别,分为十种,总称为融三世间十身,其中,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即称为独觉身。(参阅“融三世间十身”6287) p62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425~1514)即佛日禅师,属临济宗。日本伊势(三重县)人。尝住于东福寺、南禅寺,除精内典外,尚通周易及庄子,...(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流派)有二:一、为根本结集时之大众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众部。是为小乘二十部之...【四种及四种妙翅鸟】 p0465 瑜伽二卷十一页云:其诸龙众,类有四种。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妙翅鸟中,四类,...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又称宝藏天女。主福德之神,故被视同吉祥天、辩才天等。梵名音译作吒罗佉,然非译自“宝藏”之梵语,系由宝藏天女陀...(杂语)禅堂贴己名单之坐床,谓之单位,又其床前之板谓之单,阔八寸,据周尺故为一尺,谓之单板一尺。而床阔六尺,...(杂语)大日经曰:心无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行者观心月,泰然无所畏惧,谓之心无畏。以心无畏之故,得净究竟圆明...护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便可退失现法乐住,若不游散即能不退住。...据大智度论载,有一比丘归敬佛说,称赞佛无量之功德,因而从口中生出妙香。大智度论卷十一(大二五·一四四上):“...【无记诸法差别】 p1078 瑜伽六十六卷十七页云:又由五相、建立无记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异熟生无记。二、威仪...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连续昨天第二次的这样的一个法会。那么从今天上午,还...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一种,再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调整。那么既...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我执,一个多生多劫所熏习错误的...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生命何时结束,不知道死后往哪去,不知道下辈子还有没有因缘修...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毗多输柯,使他明了苦行外...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打得念头死,建立阿弥陀佛!一方面听自...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
独觉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独头意识 | 下篇:独觉舍悲障 |
日本真言宗与天台宗所产生之邪派。又作立河流。仁宽为其始祖。主张以男女爱欲之交会而成就佛道。真言宗醍醐三宝院胜...
了庵桂悟
七千八百问
大众部
四种及四种妙翅鸟
三界
宝藏天
单前
心无畏故
护法阿罗汉
香口比丘
无记诸法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