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定】 p0806 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广弘明集》,三十卷,唐京兆西明寺释道宣撰。这是继承、并扩大梁僧祐《弘明集》而作的书。在《旧唐书经籍志》里,...(杂语)真身之仪容也。如云真影,灵像等。...梵语 adhivacana-prave?a。为百八三昧之一。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语三昧。即能解释诸法名字(名称)之三昧。大智...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如上已明,至时量之。”资持记释云:“多少中,准上[...指佛、菩萨以禽兽为台座。一般在鸟兽座背上更设置莲华座。骑狮子者有文殊菩萨、法界虚空藏、罗刹天;骑象者有普贤菩...(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譬喻)渐渐升高之木阶也,以譬渐教。止观一曰: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同辅行曰:梯者,说文木阶也。极高用梯,...【六现观受俱分别】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此诸现观,几喜俱行?几乐俱行?几舍俱行?答:初、唯喜俱行。...(术语)新译之正等觉,旧曰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中阿含经五十九曰:如来无所著正尽...指护持正法者所受之四种利益,又作四摄利益,略称四摄。即指佛摄受、天摄受、福摄受、智摄受。 (一)佛摄受,谓护持...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世界国家及世界人类,均有极大之关系。贵会之提倡素食,在表面...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该如何忏悔? 宽容法师答: 堕胎,就是杀人,堕四次胎,就是...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突然,路旁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声,只见腹大如山、咽细...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王后生了个儿子,名叫罗摩;二王后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漫。...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拜的占察忏,这只是修行的初步,并不是我们拜了忏,就是修行。...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群鹅把邻居家的稻禾吃了。这邻居一看:你这鹅怎么吃我稻禾啊?...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戏里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种特质,无形中会吸引许多...
离不与取
【阿毗达磨辞典】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不与取。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违不越。如是名为离不与取。
上篇:离欲邪行 | 下篇:六处 |
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
定
广弘明集
真仪
释名字三昧
诃责羯磨所被不得至四人
鸟兽座
五阴盛苦
梯隥
六现观受俱分别
正尽觉
四种摄受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十奢王的故事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