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近波罗蜜多】 p0821 瑜伽七十八卷十五页云: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弘明集》十四卷,梁释僧佑(445~518)撰(僧祐行事见本书僧祐条)。《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载僧祐自撰《弘明集》目录...(图像)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画像而言,性灵集七曰:龙猛菩萨龙智菩萨真影等都二十六幅。教行信证六末曰:图画真影...即解释名目之意义。古来注释家以释名、出体、义相等同为解释上之一科目。智顗于经典之解释立五重玄义,其第一即为释...(术语)佛之德号。涅槃经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译为白莲华,又名念佛者之称。观无量寿经曰...子题:下行坐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其(诃责羯磨)行法中,(被诃责人)威仪坐处,未明所在;准僧残中,下行坐也...乃日本神社、佛寺所建立之牌楼。又作鸡栖、神门、衡门、不葺御门、华表、祇园。即立二根(或数根)圆柱,上架二横木...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六现观依定分别】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此六现观、几依未至依可得,几乃至依无所有处依可得?答:一、...诸佛教化饶益众生之法有四种。唐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引用大集月藏经之语,谓诸佛出世,以四种方法度化众生:(一)口说十...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大菩萨。遇到苦难时,观音菩萨可以闻声救苦,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那...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议,借此机会,笔者就人间佛教思想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从商还是从政,都很难有所发展,更谈不上功成业就...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禾谷孰也。在此,孰通于熟。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经历...
人生苦短,无常是生命常态,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无常二字概括了世间和人生的真相,生命和伴随生命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停...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
离欲邪行
【阿毗达磨辞典】
于欲邪行。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欲邪行。
上篇:流转 | 下篇:离不与取 |
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巧(十二处)、界善巧(十八界)、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处非...
近波罗蜜多
弘明集
真影
释名
人中分陀利华
诃责羯磨威仪坐处
鸟居
转识成智
理观
六现观依定分别
四种饶益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悲智等运 严土利生——惟贤法师谈「人间佛教」思想

【推荐】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要略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