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巧(十二处)、界善巧(十八界)、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处非处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谛善巧、乘善巧、有为无为善巧。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传说)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赍供一会之大众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凡三十卷(或二十卷)。尊者法救(梵 Dharmatrāta)造,姚秦竺佛念译。书成于东晋永和六年至义熙十三年(350~417...【有所缘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所缘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巴利名 Vinaya-pitaka。系以巴利语记载锡兰分别上座部所传之律藏,属巴利三藏之一。佛陀所制定有关戒律之诸规则,集...(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定散之诸行也。此净土要门之方便藏也。经谓三福为往生之正因。故回向净土之诸善万行,名为福...(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术语)于丧中或命日慎其心身曰忌。...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智周撰。略称唯识演秘、演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乃注解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之书。系...谓酬报因业之土。即由众生自业所感之依报之国土,及为酬报菩萨因位之愿行所得清净之佛土。 (一)众生自业所感之报土...【他心智所缘】 p0487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他心智何所缘?谓缘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何...【二因恭敬听法】 p0035 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二因者:谓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离诸过故:具大义故。又为...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问: 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但是多数人劝合不劝离,都说夫妻是相互欠债,所以要多忍耐...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当时,阿阇世...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痛苦和快乐,两者都放下。快乐的欲求从一...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如果用一两的黄金,要用四两的福报才能震得住。每个人来到这...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
十善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十善 | 下篇:十善业道 |
指观世音菩萨。大悲之名,虽通于诸佛菩萨,然此菩萨为慈悲门之主,故特称之。[请观音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定善义...
香饭
出曜经
有所缘法
巴利律藏
福德藏
涅槃乐
忌
成唯识论演秘
报土
他心智所缘
二因恭敬听法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圣严法师: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