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人名)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全一卷。晋代孙绰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三。本书主张佛、儒一致,序文首先说明佛、儒之不同,佛教为超俗...【善达法界】 p114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诸有获得无碍解故,名句文身、随欲自在;是故说名善达法界。由于法界善通...为远离颠倒之智慧;指佛智。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五上):“于所欲知境,无倒智起,故名一切智。” p5105...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具四缘:一、是钱宝,二、知是,三、为己,四、受取。便犯。”(事钞记卷二一·一五·一三)...(术语)成就圆满也。楞严经一曰: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见不相应法】 p064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见不相应法云何?谓八见不相应法。...凡六卷。全称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又作愚中和尚语录、草余集。日僧愚中周及(1323~1409)撰。收于大正藏第八...ye 佛教术语。音译羯磨。最早见于印度的古奥义书,是婆罗门教、耆那教、生活派(邪命外道)等都袭用的术语。佛...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 这个意思啊,...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到这么多名号,而且是在末法最严...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有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生理结...
当我们观看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想到他们的未来。我们知道,生活充满了忧虑、恐惧、希冀和失望。因此我们...
今年24岁的美丽姑娘名叫Liz Woodward,目前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家餐厅做服务生。上周发生的事情,足够让她感动一生。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
等心不相应行法
【阿毗达磨辞典】
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有,谓于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心心法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于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相似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于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于不得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余种。因果者,谓一切有为法能生余故名因,从余生故名果。
上篇:道差别 | 下篇:道谛 |
【四谛何相】 p043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十二页云:问:苦集灭道、各有何相?胁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寂...
犍度
普明王
喻道论
善达法界
无倒智
畜钱宝戒犯缘
圆成
地狱道
见不相应法
大通禅师语录
业(karma)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面对五浊,我们负有责任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吃肉的六大危害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

带着善良出来混,迟早会有人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