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晋代孙绰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三。本书主张佛、儒一致,序文首先说明佛、儒之不同,佛教为超俗,而儒教为世俗之教。正文则叙说我国古圣贤亦有报应之说,与佛教报应说仅说法有异。并主张出家为大孝,佛教经典中屡屡说“孝”,故佛教与孝道并无不合。 p491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事与四如实智相摄】 p0288 瑜伽七十三卷十页云:问:如是五事,四种如实遍智,此中何事摄几如实遍智?答:一切...性是诸法的自性、本体;相是形相、义理。俱舍与成实宗宣说小乘的性相,瑜伽唯识等宗宣说大乘的性相。学习上述诸论叫...【相秘密】 p0836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二、相秘密。谓于是处,说诸法相,显三自性。 二解 世亲释五卷十三页...品类建立者,于初静虑定具三品熏修,谓软中上,如初静虑余静虑及无色三品熏修亦尔,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于初静...(术语)法会表白,终后唱礼,师登礼盘,唱五悔五大愿等之文。谓之唱礼。其唱礼初所唱奉请之佛名,有金、胎、合之三...指极乐净土之大众。极乐净土实无天人之存在,然以顺应他方世界之故,存天人之名。其大众实乃一生补处菩萨,为证得涅...(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独觉道】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七页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佛名)Devarāja,译曰天王。萨昙分陀利经曰:调达。却后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名提和罗耶,汉言天王。...(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一)位于江西星子县庐山升仙台之东北。崖石参差,状如佛手,故得此名。岩下有石窟,深约十公尺,岩北有竹林寺,唐末...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 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真如理体,它是无生的。但是,没有证到这个无生的法性,一个...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然脱口而出说: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戏,但每一个人要努力扮...有一个视财如命的钱员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攒聚了许多的财富。他虽然腰缠万贯、富甲天下,但是不仅不能行善乐施于亲朋...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不...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
喻道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喻疑 | 下篇:围绕 |
(经名)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三十六会三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
五事与四如实智相摄
性相学
相秘密
品类建立
唱礼
天人不动众
分别识
独觉道
提和罗耶
五衣
佛手岩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人生如戏努力演
蟒蛇护金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