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术语)佛之阴茎也。佛之阴茎藏于腹中而不现见,故云阴藏,似马之阴,故名马阴藏,又云阴马藏,三十二相之一。三藏...预流果为四沙门果中之初果,乃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此一果位系修道位之初位。预流向,梵语为 srotāpatti-pratipan...杀生,梵语 prānātipāta 或 prānātighāta。又称断人命学处、杀人戒、杀戒。即针对杀害人命一事,所制定之戒。...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100~160 顷)梵名 A?vaghosa。付法藏第十二祖。佛教诗人。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隋代河东人。宿慕佛道,早年出家为僧,住于京师之化度寺。化度寺又称真寂寺,乃三阶教之祖信行于京师所置三阶教五大...(人名)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著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常啼,梵名 Sadāprarudita。音译萨陀波伦菩萨。又作普慈菩萨、常悲菩萨。乃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所说之菩萨。此菩萨...(名数)宋云外之自庆教苑清规曰:新学读文于四书中,当自四教仪而始。四书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仪,戒疏,小止观...圆满具足,融会无间,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参,主伴无尽,是为圆融无碍。 一切诸法,即是法界,是故应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感恩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一句感恩,能令人心生欢喜,赢得他...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过去,有位菩萨出家为沙门,于山林间修道,慈心悲愍众生轮回三界受苦,常思应如何救度。于是静心思惟,求索根本解脱...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是整天拜,还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忏? 梦参老和尚答: 七...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么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年轻时贩履织席...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净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
薄伽梵观过失
【阿毗达磨辞典】
问薄伽梵观何过失故,于蕴界处以五种相诽毁计我?答观彼摄受萨迦耶见者,有五种过失故,谓异相过失、无常过失、不自在过失、无身过失、不由功用解脱过失。异相过失者,谓色蕴等非我体性,异我相故。无常过失者,谓非我处色蕴等中,我应无常故,所以者何?非所依无能依有故。不自在过失者,谓不应观我有色等,我应不自在故,所以者何?我于色等不能自在转故。无身过失者,谓非离色等异处有我,我应无身故,所以者何?离身计我不可得故。不由功用解脱过失者,设有如是分别我相亦不应理,无色等我不由功用应解脱故,所以者何?身缚若无我应任运解脱。
上篇:别别引门 | 下篇:别解脱律仪所摄业 |
【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p0246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一、断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